行业谷底 光伏企业海外建电站求生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2:25 来源: 中国经营报叶文添
到海外去建电站成为了我国光伏企业们在困境中的一条新出路。
近日,超日太阳就与天华阳光控股宣布将联手在日本投资光伏电站项目,计划在日本合作开发总量为100MW的电站,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规模“入侵”日本光伏界的行动。除了这两家之外,赛维LDK、无锡尚德、保利协鑫、天合光能、阿特斯等近期也都开始加速在日本、北美、东南亚等新市场进行光伏电站的布局,延伸产业链。
虽然到海外建设电站被认为是光伏企业刺激自己产品销售,减少库存,缓解现金流压力的良方,但业内人士也担忧匆忙的投资、急功近利的“走出去”可能带来风险。
日本诱惑
有消息表明,未来10年里日本的新能源发电将达到100GW。
“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内光伏企业开始蜂拥至日本。”天华一位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他表示,日本每度电的补贴价格接近2元,要比国内的上网电价1.15元高出近一倍。
据了解,受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日本政府将于今年7月出台《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有消息表明,未来10年里日本的新能源发电将达到100GW,其中光伏将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日本成为了全球光伏产业的“新大陆”。
此前,天华阳光控股作为国内最大的光伏安装商,并不生产光伏组件,该公司在海外建设电站一般是向国内电池组件商采购,而此次,该公司则和生产组件的超日太阳联手建造电站,尚属行业首次。
据记者了解,此次合作前期由天华控股进行,它需要进行项目申请、项目用地购买或租赁、前期调研、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等工作。待上述工作完成且项目核准后,天华控股将按约将上述框架内开发的太阳能电站项目的35%股权转让给超日太阳,而项目建成后,双方按照各自的股权比例取得收益。
为保证项目开发的进度,超日太阳将于4月30日前预付 1.5亿元人民币给天华控股关联公司,作为天华控股在日本市场进行100MW光伏项目开发的前期费用。
“这1.5亿元远远不够。”江苏一家光伏企业高管对记者说,他表示做光伏电站需要企业去大笔投资,100MW的光伏电站的总投资应在3亿美元左右,而银行贷款只能在70%,企业需要自己支付30%,即便是30%,在如今这个行情下,大部分企业也很难全部拿得出手,他认为这些电站应该是分批建设,然后卖掉一部分等资金回流后再建造新电站。
去年底,超日太阳曾获得国开行10亿欧元金融性支持,业界人士推测,这笔钱就是该公司海外建设电站准备的,而超日也想借此机会完成从一个光伏组件商转型到一个电站安装商。
新的“出路”
国外建设光伏电站的条件优于国内,法律齐全,配套完善。
光伏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源自国内市场的严重过剩和行业利润持续下降。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总安装量仅为27GW,而国内目前已经量产、再加上在建的光伏产能却达到了50GW。
无锡尚德一位人士表示,目前在整个光伏行业,只有上游的硅料、硅片和下游的电站安装可以赚钱,其他的如电池、组件环节自去年开始其实都在亏本销售,“做光伏电站可以从政府拿稳定的补贴,一个好的电站利润保持在15%左右。”
从年报上来看,2011年,超日太阳营业利润下降61.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62.13%。而几个一线巨头在去年的亏损更为严重,尚德亏损达10.067亿美元;英利亏损了32亿元人民币;而江西赛维负债率已高达227%,为全行业之首。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在行业内,英利、尚德、赛维等企业曾依次被传破产,本报记者也曾屡次向相关企业求证,而后虽都证明为空穴来风,但光伏企业们的生存困境可见一斑。
从2011年开始,部分中国光伏企业开始大举在海外扩张,重点是建设电站。上述尚德人士告诉记者,这些企业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在电站建设好就卖掉,然后回流资金。
不过他也表示,由于过于匆忙上马,手续不全,不能获得补贴,也无法上网,“这就使得一些电站卖不出去,由于光伏电站的回报周期通常都在15年到20年,这些电站反而成为了巨大的包袱,让这些企业骑虎难下。”
尽管如此,国外建设光伏电站的条件也优于国内,法律齐全,配套完善,也能很好地获得银行的融资;而在国内建造电站政策风险比较大,融资困难,除了五大发电集团之外几乎无企业或基金有兴趣购买,容易烂在手里。
尚德人士表示,如今不能寄希望于一个国家,中国、日本、东南亚等都是除欧洲之外需要新开拓的市场,“这些国家单个来看安装量不大,但综合起来仍是一笔可观的数字,也可缓解库存压力。”
据了解,阿特斯把在加拿大建造的9个总量在86兆瓦的光伏电站出售给了当地的企业,卖出了5亿美元的价格,进出间,阿特斯获利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