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5.5万亩“单改双”的背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5:31 来源: 经济日报

  在距离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城35公里的蒙泉镇礼阳村,村民田长军正驾着耕整机在田里作业。“种了10多年的单季稻,今年我要把6亩水田都栽上双季稻。3月份我就已布好了田,今天是做插秧前的又一次整耙。”今年,石门县蒙泉镇和夹山镇6个村的26468亩水田将全部由单季稻改种双季稻。

  把单季稻改成双季稻的,并不仅是这些村。记者在常德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全市新增加双季稻种植面积25.5万亩,有望给国家提供400多万吨优质稻米,按亩增收500元计算,双季稻种植可新增收益近1.3亿元。

  常德是全国产粮大市。种植方式的改变,无论是对于当地农民,还是对于当地农业结构,都有着重要意义。常德市农业局局长黄云新告诉记者,今年25.5万亩单季稻改双季稻,这个变化的背后,是农民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单改双”改变了农民种田方式

  在常德武陵区芦荻山乡李白溪村的种粮大户苏以健家,他十分高兴地告诉记者:“过去是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我今年把老棉田改成了双季稻。”他告诉记者,在城郊农村,很多农民都紧盯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水稻种植面积“被压缩”,一些没有劳力的农户甚至曾经让水稻田抛荒。这些年来,惠农政策多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高了。(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他算了一笔账:早稻每亩可以领到10元补贴,晚稻每亩补贴15元。今年,武陵区农林局还把推广早稻集中育秧示范村的计划制定到他家门口,集中育秧能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扩大双季稻面积,一季每亩产量能达800斤。

  鼎城区黄株洲乡界福村一度被抛荒的老棉田也改成了水稻田。但老棉田灌溉没保障,地里缺锌、缺硼,村民们对改种水稻后的收成没把握。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年轻人左光华给稻田开出了“营养餐”:多施农家肥,培肥土壤的地力;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锌肥,确保水稻稳产高产。

  左光华和土肥站的几个科技人员还针对村子里每块田里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开出不同的配方,全村2000多亩农田施肥都有不同的“营养餐”。种粮大户孙桂保尝到过“营养餐”的好处。他以前施肥施得多,亩产也只有六七百斤,按照土肥站开出的“营养餐”,亩产达到了一千斤。左光华的营养配方得到了越来越多种粮能手的肯定。

  从2009年以来,常德市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500多名开展科技服务和创业活动,将先进技术送进农家。同时,通过“12396”农村远教科技服务和“12316”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远程科技服务,还帮助农民增强“造血”功能,加强科技培训,培养农田土专家,每年培训农民12万人次以上。

  合作生产让“单改双”产生更大效益

  桃源县枫树乡的万金鹏是县枫树金鹏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现在该农机专业合作社有社员28人,社员们以家里的农机作为股本入社。社里拥有各类农机具110台套,包括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因为农机快速发展,现在枫树乡机耕、机割率达到100%,种粮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但种粮的效益却提高了150%至200%。

  万金鹏告诉记者,以一亩稻田作为一个计算单位,机插一亩稻田只需要100元,而用人工插,需要两个人一天才能插一亩稻田,但需要投入近300元;机耕一亩水田,也是100元,如果用传统的牛耕,则需要230元;机割一亩水稻需要80元,而人工割要三个人一天才能割完一亩,需要投入360元左右。在产量上,机插的稻田亩产量为900斤,而传统抛秧的产量只有700斤。

  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498家,带动全市38万户100多万农民。据统计,去年常德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而农民合作组织社员的收入,最少比一般农民多200元以上。

  “一台机器可以抵几十人的效率,现在的农忙季节一年也只有两阵子。”常德市临澧县柏枝乡农民郑明忠告诉记者,这几年,他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年春节过后,他买来稻种、肥料,请邻村的农机手耕整好田地,播下种子。在早稻成熟前的这两三个月时间,他来到市区买卖废品。“双抢”时节,他又回到乡下,收割早稻,播种晚稻。然后,回到城里继续做小生意。年复一年,他奔忙于城乡之间,成为了典型的“两栖农民”。与郑明忠相比,鼎城区双桥坪乡农民彭红英过得更加充实。她家的田地早已出租给当地的种粮大户,她则专心和同村几位妇女搞起了女子乐队。

  好政策让“单改双”改得坚实

  常德农民对“单改双”热情拥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价政策调动起来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和兴趣。国家对种粮农民的直补和逐年提高的粮食最低收购价这两项“利好”并驾齐驱,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记者从常德市农业局了解到,去年,常德落实水稻良种补贴面积880.8万亩,玉米良种补贴面积51.8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面积26万亩,这项工作已为该市种粮农民争取国家良种补贴资金近亿元。市财政每年还安排200万元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用于粮食生产高产创建和奖励,同时拿出1000万元农业标准化建设资金,其中用于水稻标准化园区建设和奖励资金达480万元。全市还要求各区县(市)增加投入,特别是产粮大县要拿出奖励资金的30%用于粮食生产,并纳入财政预算。同时整合项目资金,将财政支农整合资金、农业开发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粮食产能项目资金、土地整理项目资金进行打捆,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全市粮食生产投入资金3763.2万元,比2010年增加1036.2万元,增长38%。

  常德市从2000年起,连续对农民购买联合收割机进行补贴。一台价值近3万元的收割机,购机农民只要掏2/3的资金就可以开回家。桃源县是全省“农机补贴项目”最大的县,也是拥有农机数量最多的县之一。早些年,村里不少人都外出打工,看着抛荒地万金鹏觉得挺可惜,就捡起抛荒的耕地。几年下来,他耕种的地就有近100亩。

  双季稻面积增了,下田干活的农民却少了,这就是变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