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黑名单”企业为何胆敢一再作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5:50 来源: 东南快报

  早于去年就在当地药监部门抽查中“落马”的两家企业,在日前浙江新昌县查处问题胶囊事件时,又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药用空心胶囊,赫然出现在被查封企业名单中。本应在政府重点监控范围的“黑名单”企业为何胆敢一再作案?

  被查封的两家早就被列入“黑名单”

  截至17日上午8时,新昌县公安机关已对23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共查封涉及生产问题胶囊的新昌县卓康、华星、瑞香、林峰4家有限公司。引人关注的是,此次被查封的4家企业中的两家,其实早就被列入当地药监部门的“黑名单”。

  新昌县药监局副局长孔定洪说,在去年的抽检中曾发现12起胶囊企业原料和产品违规问题,此次被查封的卓康胶囊有限公司和华星胶丸厂,都在去年药监部门的抽检中因为原料和成品发现铬超标,被处以罚款和没收原材料、产品的惩处。

  据了解,卓康胶囊有限公司和华星胶丸厂只是新昌胶囊企业中规模并不大的两家,年产值为1000万元左右,而当地效益最好的胶囊厂产值可达到上亿元。

  在卓康公司,成品仓库散乱堆放着标有“食用明胶”的明胶原材料和已经包装成箱的胶囊成品。在生产车间,到处都是半成品胶囊以及调制好的颜色添加剂。而华星胶丸厂则大门紧闭,被贴上了封条。

  新昌县共有43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年产胶囊1000亿粒左右,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在儒岙镇,胶囊产业占据当地财政收入的40%以上。

  因为此次问题胶囊事件,全县所有胶囊企业被停产整顿。17日,在被称为“中国胶囊之乡”的新昌县儒岙镇,所有的胶囊生产厂家都已经停工,工厂内没有工作人员进出,就连街边的胶囊、明胶批发店都已经不再营业。

  抽检上了黑名单损失撑死10万元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唯低价是图的竞标机制导致企业不得不千方百计压低胶囊价格,形成恶性竞争。新昌沃洲胶丸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法堂说,药用明胶和工业明胶价格区别很大,一般药用明胶价格1吨超过5万元,每万粒胶囊出厂价一般为90元至100元;工业明胶价格1吨约为2.5万元,每万粒胶囊出厂价比药用明胶生产的胶囊便宜40元左右。

  业内人其实都能分出药用明胶和工业明胶的不同。如果使用药用明胶,每万粒胶囊的盈利不过几元钱。现在药厂都实行低价招标模式,如果不能通过各种办法压低价格,一些小胶囊企业根本没法生存。”石法堂说。

  孔定洪说,按照规定,药监部门只负责监管药用明胶,质监部门只负责监管食用明胶。生产胶囊的原材料应为药用明胶,如果企业使用食用明胶,只要铬含量不超标,依旧属于合法范围,因此监管存在难度。药监部门对当地企业每年一般进行两次抽检,分为计划性检查和突击检查,今年3月底4月初进行过一次抽检,结果尚未出来。

  除此之外,地方监管部门查而不处、罚而不严。据孔定洪介绍,在抽检中发现问题的企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仅仅分别处以2万元至5万元的处罚,没收的问题原料和成品当场销毁。一位胶囊厂商告诉记者:“抽检‘中招’,上了‘黑名单’,损失撑死不过10万元,用三四吨工业明胶代替药用明胶就把钱赚回来了。”

  处罚惩戒力远没有跟上暴利的吸引力

  新昌县空心胶囊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宏辉说,药品招标工作中低价竞标的“一刀切”策略,单纯注重价格的高低,失去了政策与市场的平衡性。他建议,实行政府指导价下的市场竞争制度,核算最低成本,严守质量关,各企业必须凭借生产资质、产品质量和配套服务进行公平竞争。

  一家大型医药公司负责人表示,在药品监察方面,处罚的惩戒力远没有跟上暴利的吸引力,导致部分胶囊生产企业一而再再而三违法犯罪。必须对食品、药品生产销售链条进行层层监管,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谨防小隐患拖成大问题,损害整个行业和产业。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建议,首先必须保持监管的独立性,彻底杜绝监管人员和被监管对象相依共存,提高基层监管执法的公信力;其次要厘清部门责任,充实基层监管力量,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构建起更加完善有力的监管体系。新华

  部门行动

  卫生部要求暂停使用铬超标批次药品

  卫生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暂停使用铬超标批次药品,以确保医疗安全,维护患者权益。

  卫生部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通知本辖区内医疗机构,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月15日《关于暂停销售使用媒体曝光的13个铬超标产品的通知》中公布的9家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13批次药品名单,立即对库存和使用的药品进行清点检查,停止购入和使用;已经购入的要立即封存,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明确后依法进行处理。

  卫生部称,将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最新名单调整清点检查范围。新华社

  要求国家药监局各省展开监督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药用胶囊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下一步行动,要求各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立即组织对所有药用明胶和药用胶囊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会议指出,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是非法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及使用铬超标胶囊生产劣药案。各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应对违法违规企业及其产品继续深入开展调查,严肃查办涉案企业,坚决控制销毁不合格产品。

  会议要求,各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立即组织对所有药用明胶和药用胶囊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原料来源、供应商审计、入厂检验、出厂检验、产品销售去向、有无使用工业明胶等问题;立即组织对所有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药用胶囊来源、供应商审计、入厂检验等;对从空心胶囊涉案企业购买不合格药用胶囊的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深入检查,查清所有品种和批次,并立即采取查控措施;立即对辖区内药用明胶生产企业生产的明胶、药用空心胶囊生产企业生产的胶囊进行全面抽检。胶囊剂药品的市场抽验工作,由国家局统一组织实施。新华社

  专家解释

  一天吃六个胶囊问题不大,不要恐慌

  前日,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说,如果长期大剂量吃用含有铬的食品或者药品,那是会中毒的,是慢性中毒,表现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上。但是,如果吃一种药或者两种药,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吃两个,也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面对这样的事情,要冷静,不要恐慌。

  言论一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一名网友质疑,“一天吃六个胶囊没吃多少铬,你考虑过每天都需要服药的人吗?”对此,昨日孙忠实解释,“我所说的一天吃六个胶囊,是指感冒这样的小病,吃一个星期好了,不用吃了,短期内服用不会很严重。长期服用,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那是有危害的。这么说并非纵容黑胶囊。我也提到,对于铬超标的黑胶囊,国家药监部门要对不法企业严厉查处,必须保障老百姓的用药安全。我只是说,既然这件事已经出现了,国家也正在调查,大家不要过分恐慌,如果因为黑胶囊就不吃药了,会耽误病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