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政府对胶囊企业始终网开一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5:50 来源: 东南快报“这次如果不是央视,而是药监局的人下去查,不可能摸到真实情况。”儒岙本地人如是说。
从毒胶囊被曝光的当天开始,儒岙镇全部43家胶囊企业就已全部停产接受检查。30公里开外,浙江省新昌县胶囊协会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正埋头于一袋袋五颜六色的胶囊中,填写检测记录,排查涉嫌药品。
但凡这些事后追究能被合理前置,问题也许就不会发生。然而对于相关制度的完善,包括如何防止胶囊生产企业不按规定送检或以合格品冒检、如何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妨碍执法,整个国家药监系统尚未有任何建议性的意见被提出。
检测漏洞
新昌县胶囊协会会长王伟良说,如果在胶囊制造中以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完全可以检测出来。药典规定“出厂检铬”,但最便宜的检测设备也要200多万元一套,那些年销售只有几百万元的小企业不可能配备。为此新昌县胶囊协会自己成立了一个检测中心,收取工本费为会员企业代检,发现问题还会向国家药监局报告。
规范的做法是每批次的胶囊都必须抽样送检,一旦出问题就整批次销毁。但一些企业做贼心虚拒绝检测,为了行业自律,协会规定一个月必须有若干次送检纪录。有些厂家就只把事先准备好的合格产品送检,一边继续违规操作。
王伟良坦率表示,如果企业蓄意作假,行业协会作为
中介组织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权限去追查。
新昌县药监局也经常到企业抽查,并将产品送往绍兴市或省里的检测中心进行检测,但此次问题胶囊的曝光,证明整个程序中存在漏洞。
监管之难
尽管如此,胶囊检测不合格还是时有发生,也确曾进入新昌县药监局的视野,但是药监系统的执法总是难以贯彻下去。
一方面,这次被查处的卓康胶囊有限公司、华星胶丸厂等违规企业,都采用“股东合作制”,一家企业存在多头管理,给违法行为提供了长期生存的土壤。
另一方面,药监部门的执法总是会遇到地方的阻力。儒岙镇自1958年就开始生产胶囊,多年发展形成了包括明胶制备、胶囊生产、设备经销等在内的产业集群,相关企业一度多达几百家。行业发展的历史难免泥沙俱下,至今在当地水系的下游,还能看得出早期明胶企业违规排放的白色污染物残留。
对于这一工业产值占全镇60%-70%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始终“网开一面”。“胶囊行业创造的GDP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解决了就业的大问题”,新昌县政府系统的人士说,儒岙镇差不多一半的家庭都有劳动力在胶囊行业工作,这部分人如果失业必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