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4月汇丰PMI初值回升至49.1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4 04:05 来源: 信息时报

  货币宽松措施初显成效,市场热议经济是否已见底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徐岚) 一季度经济增速陷入近三年低谷的阴霾尚未散尽,二季度有望探底回升的乐观情绪已开始升温。昨日汇丰银行公布的4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数据,略有回升至49.1,较3月的4个月低位48.3有所反弹,但连续第6个月仍处在50的荣枯线下方。市场分析认为,4月汇丰中国PMI预览数据升至两个月高点,表示中国此前实施的宽松措施开始收到成效。有较为激进的市场人士甚至认为,该数据印证了经济已在第一季度见底的预期,但更多的分析人士仍然表示,二季度末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拐点。

  货币宽松措施初显成效

  光大证券认为,两方面原因促进了汇丰PMI的回升。一是3月的信贷放量,实体经济资金紧张状况缓解,这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是有利的;二是外围经济的平稳改善。从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来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速显著回升,而这与3月出口交货值的明显增加是有关的。

  但分项数据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业指数以及增长前景仍未有明显回暖,其中就业指数仅从48.5略升至48.7;而产成品库存仍在增加,从3月的48.2回到4月的50.1。因而,新订单减产成品库存指数从3月的-0.8进一步下滑至4月的-1.2,当月投入价格指数有所下降,但产出价格指数上升至6个月最高位。东兴证券解读称,可见4月中小企业生产状态略有好转,但整体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依旧不佳,数据小幅回暖不足以证明下滑趋势终止。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此评价称,4月PMI预览值走高,制造业经营活动有所回暖,显示之前出台的政策宽松开始见效,能够缓和市场上对于增长急剧放缓的担忧,同时美国经济数据好转也对中国出口有所提振。不过产量和需求增长仍处于历史低位,就业市场有压力,产成品库存仍在增加,因而用新订单减产成品库存衡量的增长动力指标4月进一步下滑。

  二季度经济见底?

  在市场人士看来,4月汇丰PMI初值数据好于预期的回升,打破了之前市场预测的经济再度下滑的风险。大多数市场人士对未来政策的走向和汇丰PMI的走势均表示乐观,认为政策总方向趋松,随着前期微调预调政策效应的陆续显现与信贷持续平稳适度的投放,汇丰PMI未来会延续这月的上升势头,直至重回景气区间。

  但目前市场争议在于,中国经济是否已于一季度见底?野村证券认为,4月份汇丰PMI升至两个月高点,印证了中国经济已在第一季度见底的预期,二季度预期投入的财政支出将有助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研究员张仕元也在微博(http://weibo.com)上表示4月拐点进一步确立,继续看高市场。

  这种观点也有来自一季度其他经济数据的支撑,尤其是新增信贷强劲为市场带来一抹亮色。从2月份的7100亿元猛增至3月份的1.1万亿元,不仅反映借款需求依然坚挺,也预示着未来数月的经济活动可能回暖。同时,出口的改善也值得期待,今年一季度美国的PMI平均值为53.3,高于中国同期的51.5。从以往PMI与GDP的关系来看,对应美国经济一季度增长3.6%,显示出不错的复苏态势。欧债危机方面也在跨越最危险的时段,市场普遍认为,一系列迹象预示着中国出口增速有望逐季回升。

  尽管如此,更多的市场人士却认为,二季度末才有可能成为经济的拐点。屈宏斌认为,若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结构性减税及允许民间资金进入更多行业在二季度能够生效,GDP增速有望在二季度见底回升,预计全年增速能达到8.6%。与此同时,包括花旗、汇丰、瑞银和摩根大通等外资银行专家都预测,二季度末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拐点,在中国经济“调结构”的过渡期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需要适当加大政策的宽松力度,以及对在建项目的资金支持,如铁路投资的回归常态、水利工程、环保项目和流通体系建设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