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建设城市公园要兼顾防灾功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据《珠海特区报》报道,记者从珠海香洲区城管局获悉,珠海市将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根本,已在加快城市绿色公园的建设步伐。据了解,首批24个街心公园的三个示范项目翠香街道辖区为农社区文化小广场、沿河社区文体小广场、柠溪社区文体设施改造已开始动工,预计施工工期为50天。

  城市公园是市民的客厅。加快城市绿色公园的建设步伐,是民本至上的体现,值得赞赏。但笔者以为,建设城市公园要兼顾防灾功能。

  根据我国国情,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人口高度密集,防灾避险空间日渐狭小,城市自身系统的调节能力十分有限。有时候根本到不了灾害级别的一场雨雪就可以导致城市大范围的交通瘫痪。

  日本是地震灾害多发国家,其利用公园等城市开放空间防灾避险的意识较强,城市公园绿地在历次震灾中都发挥了避难疏散的重要作用,成为市民可利用的安全有效的防灾减灾空间。日本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笔者认为,城市公园可作为传统人防工程的补充,增加城市防灾避险总体能力,实现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能。从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看,城市追求的生态、景观、艺术和功能的品质越来越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同时城市的管理者也应当具有更强的风险意识。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许多城市居民缺少灾害预防知识的普及,城市居民应对突发性灾难的心理准备和行为能力较弱,政府和普通百姓应对地震等灾害的准备不足或根本没有。

  因此,把城市公园建成最好的避难所,且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仍的国家,基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我们容不得半点侥幸,树立主动避灾的发展意识,做好城市公园的防灾规划,提供合理容量的避灾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及有效的社会管理系统,才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防灾预案。从容地准备防范才能避免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把城市公园建成最好的避难所,是将好事做好的精神体现,才能赢得公众最持久的掌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