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兑换办法:加快金融开放的重要进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04:06 来源: 金融时报记者 万荃
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继续向前迈进。深入推进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有利于加快居民由人民币存款转向外币存款的步伐,更有利于我国更快地融入全球金融市场。
“自2009年厦门被纳入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城市以来,我们积极向企业介绍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并对有意向的企业开展事前业务辅导。截至目前,共计批准5家企业获得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营许可。其中,正式开展业务经营的企业3家,岛内外已有8个营业网点正式营业,遍布码头、港口、机场及重要旅游点,为丰富厦门市外币兑换市场、方便境内外游客外币兑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人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郑卫国在谈及厦门市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进展时这样向记者介绍。
为进一步规范试点地区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所谓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是指境内非金融机构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试点区域或城市为个人办理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货币兑换业务。企业申请获得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营资格后,可使用自身商标、品牌办理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根据自身服务能力选择挂牌交易的货币种类,并按照有关规定制定挂牌汇价。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本外币兑换市场一般由银行网点、特许外币兑换商和一些特约商户组成,针对不同客户人群和客户特点构成多层次的服务体系。试行办理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有利于发挥经营机构营业时间长、兑换币种多样、经营机制灵活、专业化服务等优势,同银行的本外币兑换业务形成互补,更好地服务于个人本外币兑换业务的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此次国家外汇管理局进一步深化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工作,既是对几年来试点工作的总结梳理,也是深化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工作的现实需求,在试点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个人本外币兑换机构涌入市场,因此需要建立起更加细化、规范、透明的细则来加以引导。此外,还有利于增加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稳步扩大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长期以来,我国个人本外币兑换业务主要由银行办理。“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拓展,涉外交往和人员跨境流动的日益频繁,对本外币兑换业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需要多层次的兑换服务。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服务公司的进入,将成为对当前外汇交易市场的有益补充。这是面对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结果。”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记者表示。
我国自2008年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2009年进一步扩大了试点地区,由2008年的京沪两地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区,并增加本外币兑换特许经营机构数量,单笔500美元以下的小额兑换亦可先兑换,再补录,从而满足国际旅游中心、部分涉外经济发达地区的个人兑换需求。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扩大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以来,特许业务经营机构数量稳步增加,兑换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国家出台的这一举措是我国金融领域进一步开发开放的重要信号,意义深远。
关于《试点办法》的内容,赵锡军分析认为,简化市场准入管理,扩大特许业务经营范围,提高备付金调剂的灵活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特许机构经营成本,提高资金收益。与此同时,鼓励特许机构连锁经营,可以实现规模效应。“《试点办法》从市场准入程序、经营资质、经营模式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鼓励符合条件的非金融机构开办个人本外币特许兑换业务,简化本外币兑换流程。这些措施更符合市场化的经营要求。”赵锡军表示,“此前的相关政策措施主要是如何满足个人本外币兑换市场需求者的便利交易,此次重心在于如何完善、便利和规范市场供给者的经营行为。”另有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继续向前迈进。深入推进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有利于加快居民由人民币存款转向外币存款的步伐,更有利于我国更快地融入全球金融市场。此外,《试点办法》还对风险防控管理提出要求,比如进一步规范了特许机构柜面业务和备付金管理,建立相关数据、凭证留存备查制度。强化对特许机构资金运行的定期监测制度和经营活动的定期核查制度,督促其合规经营,合规操作,健康发展。
在谈及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时,业内专家表示,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公司可以凭借其外汇牌价、营业网络、服务时间等优势,与银行展开竞争。而《试点办法》的实施,必将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给予特许机构在市场准入、日常经营方面的便利,为其预留未来的发展空间。事后数据监测,加大事后常规性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力度也有助于促进特许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