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机制在哪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06:1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李一戈
在房地产领域,我们也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先看一组数据。4月24日,北京市东城区2012年度220套廉租房公开选房。今年一季度北京保障房已竣工1万套,全年计划竣工7万套。2012年全国计划开工保障房700万套,竣工400万套。
与之相关的两条消息是,据业内专家透露,有些廉租房小区,居民不交水费、电费,致使水电浪费严重;武汉、上海等城市建成的公租房,均有大量闲置现象。
保障房可以运动方式建议,但不可以补课的理念来支撑。比如,插卡式水表、电表已在住宅小区普遍使用,为何有些廉租房还在使用20年前的抄表式水表、电表?公租房要尽可能回收成本,以使其建设可持续,但你制定的公租房租金与市场租金相差无几,小区交通又不方便,教育和生活配套全都没有,谁愿意选择这样价格不菲的睡城?
再看另一组数据。4月24日,财政部公布,一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25857.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18.96亿元,增长10.3%。税收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22.1个百分点,为近三年同期最低。
虽然全国主体税种收入增速“普遍回落”,但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增速却是“大幅回落”。1-3月契税、房地产营业税同比分别下降13.6%和17.5%,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41.1和45.8个百分点;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长4.5%,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08.4个百分点。
与之相关的一条消息是,近日有消息称,住建部正在考虑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将针对居民购买首套住房的优惠政策常态化、制度化,并以此为契机,研究建立一套保证合理、非投机投资住房消费的长效政策机制。
在GDP增幅下滑的背景下,投资、税收增速回落,乃是正常表现。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房地产调控已经并在继续拖累经济发展,那么,房地产相关税收的大幅回落,是不是也在拖累税收的增长?从逻辑上看,这个推导是成立的。
也因此,有朋友将住建部提出的首套房优惠政策常态化,上升到与GDP有关的高度:住建部这么做,是不是为了救投资,救税收,从而救GDP,一如2008年甚至1998年那样?
但我个人不支持这样的质疑。原因是,住建部说的是将首套房优惠政策常态化,而不是住房刚需优惠政策常态化,更非普通住房优惠政策常态化。首套房属于基本居住权,应该将其贷款利率7折优惠、首付三成以下,以法律法规的条文规定下来。首套房是刚之又刚的需求,即使银行将利率涨到110%、首付提到五成,恐怕很多人也不得不买。
住建部的设想,只是做了它早就应该做的。但部分公众之所以将这一设想及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与“救市”联系起来,很大程度是因为,时间点太巧合了,刚公布GDP、投资和税收增速在下滑,你就提出优惠政策常态化之类,难免令人起疑。
我的忧虑在“救市”的猜测之外:房地产的长效政策机制,空喊了很多年,毫无进展。大约是在2005年前后,组成了一个全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部际联席会议的协调机构,住建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参加。随后就提出了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想法,但至今仍不见该机制的任何政策和制度框架。
譬如,廉租房和公租房的设计规范、建设规范,早应制定出台并强制施行,而不是到现在还在征求意见。首套房的首付和利率优惠政策,早应写进法律法规,而不是到现在还只是一个设想。抑制住房投资投机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房产税如何征收,土地出让制度如何改革,等等,均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不能继续摸着石头下去了。2011-2012年本可以成为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调研、论证之年,这样,待2013年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就能逐步推行。但我们的相关部门却乏有作为。也许它们都很忙,今天一场会议,明天一个通知,结果却是头痛医头头还痛。
于是,房地产就仍然停留在文件治理的阶段,而那些文件却可能是相互矛盾相互否定的。而房地产的各方主体包括你和我,却不得不适应和顺从。当然,也不仅仅只有房地产领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