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董顺生:让钱生钱的财神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17:54 来源: 《浙商》

  “董顺生这个人,以前信用一直好得很。”泰顺当地的一个电动车司机如此说,“立人以前的‘投资’,大家都是要抢的。拿房子去抵押贷款再放给董顺生的人都有很多,因为信得过他嘛。”

  文 │ 本刊记者  姚恩育

  3月初,杭城。一群温州泰顺商人的餐桌上,新近发生的立人“崩盘”事件成了热门话题,几乎所有人都为立人集团及其“掌门人”董顺生感到惋惜。

  作为全国最大民间借贷案的主角,立人集团债务总额超过45亿元;然而董顺生竟然被很多泰顺人当作“神”一样的人物,让人觉得十分诡异。“神人”董顺生,到底“神”在哪里?

  让钱生钱的“财神爷”

  出现在债权人面前的董顺生,出乎意料的平静。

  此前,董顺生很少出现于人前,一直维持着低调的作风。

  2011年10月31日,立人集团向社会公告表示无力偿还债务。此后一个月时间里,董顺生一反常态,频繁与债权人见面,解释,致歉。

  整个泰顺默默地见证着“财神爷”的倒下——在这个小小的、被群山怀抱着而显得有些封闭的小城里,几乎户户都有人或早或晚地参与到立人集团的“投资”中去,“董老板是我的好朋友”亦是一些人引以为傲的吹嘘本钱。如今,已经鲜少有人会那样说了。

  出事前,董顺生的立人集团一直是泰顺的招牌,其旗下的育才学校创立十多年来,桃李遍天下。而董顺生在泰顺曾一度被视为“财神爷”,是由于过去在民间借贷上一贯的好名声。自2003年立人集团成立以来,就一直以吸收民间借贷的形式发展。2008年,董顺利撑过金融危机考验后,“财神爷”之名更被染上传奇色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放贷给立人。

  立人集团放贷十多年间,累计支付利息就高达34亿元。坊间有传言,泰顺县城三分之一的豪车多间接出于董顺生之手,“都是拿立人的利息买的”。

  1998年时,当地已有人将钱借给董顺生。“当时的借贷没有多大数额,而且主要用于学校投入。”对于最初几年的民间借贷,立人集团董事雷小草说,学校后来面向全国高薪聘请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校园建设。

  2003年开始,立人集团征地100亩,一期投资2610万元,用于建造育才初中的高标准教学楼和学生公寓。2006年建成2900平方米的师生餐厅和1230平方米的室内篮球馆等,2010年又投资3000万元建设高中部的综合楼。育才高中、初中、小学,已经成为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了泰顺县1/8的学生就读,学生数量超过4800人。此外,立人集团还在泰顺、北京、杭州、大连各地独资或合作创办幼儿园。

  在泰顺县教育局副局长毛叶华眼中,如果没有这次意外,育才高中很有可能在未来两年与泰顺一中平起平坐。2011年其高考上线率已经达到95.5%,本科上线率突破50%。“学校越办越好,初中生基本不外流,各校之间有了竞争,全县教育质量也是逐年提高。”毛叶华称,育才学校机制灵活,为当地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立人集团危如累卵之时,育才学校看来却似漩涡中心,依然平静。董顺生曾经付出心血的事业依然井井有条,无数人受惠于此。

  信用堪比银行

  曾经,董顺生在泰顺就是“信用”的代名词。不少债权人都会提到的事例是,到月底才到期的款项,往往提前10天就能接到立人的电话,提醒已经结算完毕。有一度,立人集团位于泰顺罗阳镇上的办公小楼曾被称为当地的“第五大银行”。

  不少债权人叹息:“十来年了,立人一直能按时还贷。”

  2006年时,泰顺县南外村现任村支书董金荣出资10万元,再加上别人的10万元一起借贷给董顺生。一年后,本金收回并获得利息2.4万元,“当年(董顺生)资金困难时,借15万元,周转40多天就还了,还会另给利息1万元。”董金荣和当地许多人一样,在过去几年里,先后分别以参股或者短期借款的形式把钱交给董顺生及其旗下系列公司和项目,包括地产和煤矿等等,投资额度、利息、时长根据项目需求而不尽相同。

  《浙商》记者随机在泰顺街头与数十人交谈,无一例外都卷入此次借贷风波,不是本人就是家属,多则百万元,少则十数万元,“董顺生这个人,以前信用一直好得很。立人以前的‘投资’,大家都是要抢的。拿房子去抵押贷款再放给董顺生的人都有很多,因为信得过他嘛。”

  出事后,董顺生曾经出面应对无数债权人。有一名已到耄耋之年的债权人被人领着来到董面前,称自己数十年来的10万元积蓄全搭给了立人,董顺生称,“大妈,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把你当娘看。”债权人听闻此言,默默转身离去。有人对董顺生说想要跳楼,董回答,“你跳,我陪你一起跳。”亦有债权人称,曾遇到董顺生的小舅子上门要债,他无言以对。

  有人称,多次与债权人的见面中,没有人辱骂这个泰顺曾经的骄傲。如今或许称得上最痛恨董顺生的育才中学教师们,回忆起当时董的表现时,形容为“就像个孩子一样”。

  最喜欢帮助别人

  即使已经成为泰顺的名人,董顺生在当地人看来并不显眼。

  立人集团至今仍未拥有自己的大楼,办公楼甚至并没有打出公司名。若是不知情者,可能“过楼而不识”。

  董顺生的家同样不起眼:位于泰顺飞龙路的董宅,只不过是当地最常见的一幢5层住宅,三楼以上的阳台并未装防盗窗,依旧是上世纪最常见的马赛克墙面。

  当地的一位政府官员告诉《浙商》记者,出事前,董顺生并不热衷参加各项活动,“一不是政协委员,二不当人大代表,让他参加什么会,多半也都不会出席。”在企业家中间,董顺生甚至堪称另类。在“育才”品牌蒸蒸日上的同时,董则甘为隐形。

  而在个人生活中,董顺生似乎也一如常人。

  “老董实在是个很简朴的人。”一个董顺生少年时代便结识的朋友胡先生如是说,“他身上的衣服都是二三线的品牌。”也有人曾送他高档服装,董顺生很是不悦。“他不喜欢接受别人恩惠,最喜欢的就是帮助别人。所以你要是拿好衣服送他,他还要生你的气。”

  董亦有“奢侈”爱好,胡先生笑称,“他最爱的就是酒和烟。这两样是他花费最多的地方了。”坊间亦有传闻说董一口酒就要数千元,以此为垢病之据。

  也有人想投其所好送其好烟好酒,“你要是送他六条好烟,第二天他就能再买十条来还给你。他就是这么倔。”

  董顺生的乐善好施曾经是泰顺公认的。“有一次有个他曾经的同学得了癌症,虽然已经多年没有来往,董顺生听到这件事后,就让财务给对方家属汇去了5万元。”

  一名出租车司机则向《浙商》记者说了董的另外一些事:“很多泰顺人做建筑工程的,要是项目做不下去了,跟董顺生说,他多半都会接手,也不管能不能赚到钱。董顺生大方、讲义气,泰顺人都知道。”

  而生活中的个性折射到事业中,董顺生同样显得倔强。“他当年倒不是没向银行贷过款,可问题是学校刚刚起步的时候,教育用地不能抵押。要贷款需要求着银行,老董受不了。”

  他的与人为善或许由来有自。董顺生初办学时,常遇资金困难。包括胡先生在内的不少人都曾以集资的方式助其度过难关。而后,董顺生常以借贷方式助胡先生周转。时至今日,在立人案中尚有数百万借款的胡先生仍然称,“我们算是互相帮忙。他资金紧张的时候,我就多投点钱给他;我资金紧张了,也会将投资抽回。”

  办学情结自小而来

  从泰顺县城出城,到董顺生的老家严山村,开车尚需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单车道的山路两边夹着些许白玉兰,车辆盘旋而上之时,能看到山谷中的雾霭。即使如今已是2012年,这段山路仍然显得崎岖窄小。

  董家的土屋至今仍孤独地矗立在村后小山坡上,只是苔痕上阶绿,不见人影来。30多年前,董顺生正是从这个小山沟中走出来。

  1961年,董顺生出生,在兄弟姐妹6人之中排行老六,因在泰顺出生而取名“顺生”。董顺生的祖上曾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至今仍有“董家大院”留存于世,雕梁画柱,静诉往日风光。到董顺生那一辈时,祖上的荣光已经逝去。有人称董父是黄埔军校16期学员,多年以后,因父亲的成分问题,董顺生一家迁回老家。

  一件事或能说明少年时董顺生的个性:为能上大学,董曾复习5年,最终进入电大学会计。“那时候他全靠自己复习。”胡先生向《浙商》记者回忆,“家境不好的孩子,想学点知识太难了。”

  毕业后董顺生被分配到一家陶瓷厂做会计。

  少年时的经历让董顺生一直关心教育,而他的母亲在到泰顺之前,曾在南京任教多年,董顺生的妻子亦在学校任音乐老师。耳濡目染之下,董顺生此后走上办学之路,似乎并不奇怪。

  “董顺生立志办育才,一部分是因其妻子而决定的。”胡先生如此说。1998年,董顺生与6名股东,各出资10万元,租用一家国有陶瓷厂的废置厂房创办育才高中,开始正式招生。此前,泰顺一直是有名的“教育弱县”,高中升学率不高,很多生源外流到其他地方。

  育才高中运营初期,董顺生并未插手具体运营事务。“当时是由其他股东负责育才的,但是办了一年后,效果很不理想。”育才高中第一年招生220人,第二年,人数急剧降至160人。

  “董顺生的妻子作为教师,也一直很关心育才。看到学校管理混乱,她很着急,就劝说董顺生,正式接手运营事务,认为他能办得好。到今时今日,董妻一直很自责,总觉得如果不是当年自己推的那一手,丈夫或许不至于走到现在这一步。”

  2001年,育才开始开办初中。董顺生对于育才十分上心。当年学校建设过程中,他常驻工地。“就跟建筑工人一样。”胡先生形容。

  “他其实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育才办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一半也是身不由己。”

  出事后,泰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洪周荣称,“董顺生对立人集团的资产还是有信心的,他觉得他还可以度过这一关。”

  “如果甩掉支付高额利息的压力,说不定还真的能让董顺生挺过来。”一位泰顺当地的企业家称,“现在这种情况,也算是置之死地了,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生’。”

  “董顺生对自己的情况认识得很深。”温州电视台的杨育彦如是说。她曾在立人事发后,三度采访董顺生。其中一次,采访完毕后,杨育彦说了一句“下次见”,董顺生平静地说,“下次牢里见。”

  “顺生其实就是个一心搞教育的人,给他机会,让他轻装上阵,立人还能行。”胡先生如此说。在接受《浙商》记者采访时,他情绪有些激动,“即使我的钱也拿不回来,我也想帮老董说几句话。现在外面风言风语把老董说得十恶不赦,我受不了。他为泰顺做了那么多事,即使现在有错,也不能全盘推翻。”

  谁能料到,传奇人物董顺生居然也会倒下。这是个人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