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信敏:解码仁心医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8 15:34 来源: 新浪财经中央电视台《创业天使》专访:华氏医药董事长戴信敏
卷首语:
廉贾经商,取利守义,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自古以来,“利”和“义”就是先天的矛盾体,
如何权衡两者的关系,常常是困扰商人的难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无论身处何时,利益都不曾被世人漠视,
在仁心医商看来,
唯有将眼前利益服从长远道义,
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益。
敬请收看中央电视台《创业天使》栏目专访:华氏医药董事长——戴信敏:解码仁心医药
解说:他出身于商贾之家,言谈举止都透露着一位商人特有的智慧;他是一位拥有数亿资产的隐形富豪,展示着不惑之年的光辉;他是一位敢闯敢干、不甘人后的健康守护者,坚守着利他、互惠的真、善、美。这就是本期节目的主人公:华氏医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戴信敏。
解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戴信敏从小就有着超凡的商业头脑,似乎他的血脉里天生就有着商人的基因,这也奠定了他闯进商业圈的基石。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我们家里兄弟姐妹8个,我是老八,可想而知,我今年都40岁左右的人,我那个年代家里如果要一家人七八个人,要养家糊口不容易,因此我父亲他当时除了种地做工活以外,他平常也做点木工,也做一些木材买卖。我的大哥一直也做生意,我二哥去武汉做生意,包括我三哥,我们一家人包括身边的人都有这个基因。
解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读高中的戴信敏就自己接了一个厂家代销酒水的生意,跟同学一家一家地去谈,虽然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却把三卡车酒水成功地推销了出去,并且和很多老板成为了朋友。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当时我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广东的一个酒厂还有一个饮料厂,它就拉了三汽车的酒广东米酒,还有糯米酒,还有活力宝饮料,拉过来给我卖,那个时候我天天就跟几个同学有时候一起,租个小汽车放在那里到处代销,周六、周末的时候去收钱。
解说:成功无论大小,对于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是无以言说的安慰,第一次生意虽然没有挣到钱,但是这种荣誉自豪感却在他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读大学时,他的野心更大了,这次跟以往不同,他想走到更远的地方。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们经常聚会,经常高中的一帮同学们一起去收钱,赚到后面好像除了给厂里面的钱以外,好像没有赚钱。到大学的时候,我也去东北、黑龙江,去做车皮,东北师范大学还有其他一些大学的同学一起去,前几个车皮还亏了点钱,后来几个车皮还赚了点钱,基本上也没有赚什么钱,但这些经历好像有一种乐趣,九州大地,到处闯荡,感觉很有乐趣,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碰撞到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因此心里面就埋下一种种子,就想哪一天我能够自己到处去走,跟主人翁一样到处去走,坐在家里全中国的人都来找你,或者怎么样,就有这种种子念想在里面。
解说:他不但通过做生意赚到了钱,而且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大学毕业后,他终于等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正式创业的机会,更庆幸的是他的决定得到了老师和朋友们的支持。仙游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是渔业大县,有着崇尚经商的传统。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我们那边的人出去打工,一个月能赚3000块钱,他可能自己在路边摆个摊炸油条或者煎饼,一个月能赚1500块钱,他认为我是老板,他可能潜意识里面大家都希望自己有主人翁,有自主,他希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他有这个氛围。我的大学是专科,学的水产,经贸水产学院,我就对本身这个专业也比较感兴趣,后来就在科协工作了一段时间,90年代初就开始下海,下海以后就创办了福建省仙游县甲鱼养殖场,当时我们的各级政府都比较支持,包括我的老师都比较支持。
解说:一个成功的商人往往有着“不安分”的特质,他不断探索着未知的市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看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戴信敏找到了窍门儿。由于水产养殖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他主动请教师长,找到了新的出路。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水产养殖会有一些疾病,有些不可控的因素比较多,我觉得还是做水产品的深加工,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做成出口,专门做特种水产品的深加工出口,鳗鱼为主,这当中竞争因为出口市场比较单一,主要出口到日本,还有少部分出口到欧美,再有一部分出口韩国、俄罗斯,大部分出口到欧美、日本。
解说:烤鳗鱼因为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价格并不适合普通消费者,直至今日,仍以出口为主。90年代,戴信敏就选择做水产品深加工,敏锐的市场判断力让他在鳗鱼身上成功攫取了第一桶金。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当时一吨鳗鱼比较贵,一吨鳗鱼原料的价格96年、97年大概12万左右,我大概出口一年能做到3千吨、4千吨左右,产值一吨烤鳗鱼价格是20万左右,一年大概能做2、3千吨左右。
解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具有利他精神的人才能最大化地挖掘出自身隐藏的能量。出身于水产品研究专业的戴信敏,深知良好的养殖条件是保证水产品销售的基石,在大家的支持下,他成立了水产品研究所,积极为当地的养殖户服务,这不但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在当地赢得了民心。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当时做食品深加工的同时,我其实还做了水产研究所,我自己亲任所长,做水产其实我是非常喜欢,我以前学水产的,做食品研究的,中间其实也有很多乐趣,其实我是很热爱这个行业的。
解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勇于冒险,敢于挑战,是一个商人的必备素质,商场如战场,永远没有常胜将军,即使身经百战的商人也要经受市场瞬息万变的考验!以出口日本为主的烤鳗鱼,受日本经济滑坡的影响,戴信敏几个亿的营业额,到头来却是一场空,面对这样不堪的市场情形,敏感的他开始思索如何转型。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98年全球金融危机,当时日本的经济比较低迷,我们做的产业链,当地市场对出口的依赖性比较强,在这种前提下面,后来我们出口的产品频频受阻,我们已经知道可能全球的市场经济在滑坡,市场在波动,市场太单一,自己不能把握自己,一年营业额很多,做几个亿营业额,结果到头来一场空,因此在这种环境下面,我一直思考着怎么样转型,我也在减产,在转型当中做过鱿鱼干、虾丸出口,产品多元化。
解说:产业转型并非坦途,他做了很多尝试,最后还是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市场,他把自己的商业模式复制到了越南,享受到极高的待遇。站在风口浪尖的戴信敏感觉很不踏实,于是,他决定再次回国创业,寻找新的出路。一个成功的人并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却更难抉择,他开始迷茫了,到处拜访亲朋好友,努力寻找着新的商机。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刚开始比较简单,想把这种模式搬到东南亚去,但后来去看以后,他们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人家也正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很多制度也不成熟,我去那边我们的地位很高,生活很好,天天跟在我身边的人都是国家领导,去哪里都很风光,但我在那边感觉心理不踏实,后来老是想回来,当时一直在思考,考虑到很多转型,比如做房地产,起初我来北京的时候有个大姐,姓贾,贾大姐就跟我提说,刚好这边有认识一些做医药方面的,比如说做政策的领导、朋友,还有一些专家,他说也可以看看,你做医药,他就这么提了一句,我也没太在意。这当中又回福建了,一直想转型,转型的过程当中也在考虑,当时还想做水质净化,后来也办了水质净化公司,都有办过,中间阶段性的。我是有意识的放低产业链,转业的过程当中比较难也比较痛苦,到处去花钱,其实在2001年、2002年这两年,我可以说基本这两年漫游,到处漫游四海。然后就碰撞一些信息,搜集信息,基本上那两年我好像突然间失业了。
解说:机会永远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正当戴信敏不知如何施展拳脚的时候,表弟的一个提议,让他下决心在这个领域深耕细作,他的目标不只是莆田,不仅仅是福建,他准备开拓出全国的市场,2003年他开始着手筹备新的项目,准备大干一场。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当时我家里有个堂弟,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里面当医生,你这么有钱,又做企业,又认识这么多领导,他说你办个药厂,他说你掏2000万,我保证一年之内能赚2000万,我说有这么好赚钱,我说如果有这么好赚钱,可以试一试,春节的时候大年在家里聚会聊一下,再加上我在北京的时候,我们贾大姐也跟我说这个,我说好,可以,那就可以做了。当地我在本地是个知名企业家,营业额纳税都是排名靠前的企业家,当时一听我说卖药,不会是狗皮膏药,平常路边贴的广告,我说不会卖这种药,他说你就卖处方药,专门卖给医院里面的药。
解说:面对这样一个敏感的新领域,光有创业激情是不行的,他准备亲力亲为,潜入基层了解行情。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我就说我要先熟悉一下,到底这个行业是怎么回事儿,我当时特地印了一张名片,名字不叫戴信敏,名字叫戴杰,电话号码新的号码,怕人家认出我,我先跟医监接触,医监是怎么看待这个药的,我要去卫生局沟通,卫生局怎么看这个药的,还有病人怎么看待,我自己亲自背着一个包,朴朴素素的,简简单单的去医院里面拜访主任医生,就是业务员,但我去跟他谈,肯定不是谈我如果这个药进来了,在医院你要给我卖药,肯定谈的不是这个,我就了解你们医生一般喜欢怎么样的药厂,喜欢怎么样的药,怎么样的药你们会推荐给病人,你们感觉比较好比较放心,我自己亲自当业务员。
解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只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的创业能力和激情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两名资深的医生抛弃了自己的“铁饭碗”,铁了心跟他创业,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一个是我们莆田妇幼保健的一个医生叫柳天来,一个是福建省老龄医院的医生吴艺新,他们两个人说你如果要出来做药,我们两个人都辞职跟着我做,后来这两个人辞职出来了,直接跟着我做,03年定下来,我们公司注册好了,他04年真的辞职出来,找产品、找项目都是他着的,他说需要投资,我投。
解说: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这是戴信敏的一贯风格,要做就找哈药这样的大品牌。尽管困难重重,但是苍天不负有心人,这个坚忍不拔的团队,最终以他们“专业的团队精神、高昂的创业激情、理性的资源分析、雄厚的资金实力”征服了对方,开始进入医药行业的第一步代理业务。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我们代理哈药这种大品牌的厂家,全省代理门槛是很高的,当时因为有这两个助手,左膀右臂,一个就是前面讲到的老龄医院的医生,一个是莆田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这两个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讲出来都是非常专业的,你卖药作为药品的销售,就要由专业的人士来推广,因此当时我们跟厂家谈判的时候,一看我稍微介绍一下我是做企业的,做什么企业的,他一听就明白了。
解说:不甘落后的信念,一直催促着戴信敏不断开拓新的天地,医药代理只是他进入这个行业的第一步,当他站稳脚跟,迅速开始全国布局,开始研发自己的药品,委托上海医药集团进行加工,虽然没有掌握整个产业链条,但是他把握住了最核心的两端。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我03年就做产业布局,代理很多产品以后,04年开始就收购了一家医药物流公司, 04年同时也成立一家也是医药科技研发公司,这个研发公司的目的是平台,可以做医药研发政策,做医药卫生政策对接,然后销售平台有了,就缺少一个生产企业,我们用做一种委托加工的形式,当时我签了大概有上海医药集团那边有七个,抗生素为主的,其中有三类新药,我做了有研发、有销售,中间这一块就弱化了比较小,就一个哑铃。
解说:现实和理想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差距,在戴信敏信心满满地跟医药界的前辈们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他并没有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向对方学习最先进的理念和商业模式,他的目标很长远,宁愿放弃眼前的微利,他也坚持强强联合的理念,坚持跟大公司、大企业合作。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研发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前面人家都做了几年了,我就贵点跟人家买,这个投入比较大,产品出来以后,要说6、7个产品委托在上海医药集团加工的产品,说收益率很高谈不上,成本还都是赚回来了,这中间国有企业合作,也是有很多故事。跟上海医药集团的合作没有赚到很丰厚的利润,他们因为是非常规范,非常优秀的国有企业,也帮助我们思路上面提高了,跟他们一些团队员工来往沟通的时候,他们比较前瞻性,也提高了我们,帮助了我们,在产品的定位、市场的定位,包括国际的前瞻性方面,他们都是代表中国制造医药这块是第一大集团,我要跟最前端的人在一起,要傍大款,傍大款的目的不是因为他有钱,是因为他有很好的机制模式,可能值得我们学习。
解说:术有专攻,只有做精才能做强,做贴近市场的精品是贯穿于他骨子里的信念,这也是他最深刻的实战经验。他天生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既有创业者所特有的那种激情与魄力,同时也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他坚信只有跟强者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做专业化、做精细化,做专科做专著的事情,做精品,做精细化的贴近市场的路线,做精通的事情,然后做强,要强强联合,然后才做大,做大不是我真正的目标,我希望它是一个自然而然就做到的目标,我的目标路线是专、精、强、大,这就是我自己设定的一个骨子里的深层次的这种路线,跟强者在一起,跟巨人在一起,他决策流程很烦琐,他可能也是风险也许最小的,他发展慢,风险小,我觉得这也许有利有弊,对我个人来说,我是很有冒险精神的,很有创业家的这种激情的,我耳根比较软,很容易听进很多先进的观点、理念和身边人的观点,让我在决策的时候老有犹豫,老有理性,我也是一个,我天天在想自己,我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一直在矛盾当中挣扎、发展,一般来说决策过程当中,要享受这种过程,我的工作过程我自己一直都是在享受这个过程。
解说:“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这不仅是对行医者的要求,更是对医药行业的要求,只有具有利他精神,才能传承百世,名扬千古。2009年,戴信敏在香港创办华氏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戴信敏始终秉承“诚信、卓越”的经营理念,誓做人类健康的守护人。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我想把医药行业当成我终生的事业,因为医药行业它能够真正的守护人类的健康,就像我们公司天天讲的,惠利他人、服务社会,做人类健康的守护者,当初选择踏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我就会想做什么行业能够百年世代相传,我就感觉做医药能够世代相传,因为它不断创新,不断有新的病菌,不断有新的疾病产生,病种产生,就需要不断的探索,需要不断的研发,有新的市场,新的机会,新的利润又产生,又真正能够做人类的健康守护者,又能够把利益惠利他人。因为我觉得做医药就是做健康,
解说:国家的大政方针是行业的风向标,面对医改这把双刃剑,民营医药正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考验,对政策的把握,戴信敏有着自己的想法,通过专家顾问团队的指导,他从国家政策中寻找着更大的商机。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我觉得这个就讲到医药行业的政策,包括讲到国家宏观的政策方面,恰恰这也是我平常特别重视的,我有一个很强大的市场总顾问团队,比如说卫生部有哪些政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它有什么样的政策,一周都有信息刷新,我的顾问团队随时都更新信息,我们固定的顾问团队在一起开会,应该要怎么做,做哪一端,哪个向,哪些产品线以后未来可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哪些是方向,包括医改的政策,国家这几年也鼓励民营医院,放开民营医院经营这块,以前国有医院服务不好,排队,还有药贩子很多,现在这块都放开了,都是很好的事情,就是为了提高服务,引入竞争,包括医药这一块也一样,
解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像他办公室所悬挂的座右铭“海涵地负”一样,戴信敏怀揣着一种包容互利的心态,成立了北大汇丰创新专业委员会,把握政策,整合优势资源,并当选为北大PE同学会副会长,2010年当选为北京福建企业商会副会长。
戴信敏(华氏医药董事长):我觉得人就要像海一样的海纳百川,有所承担,像土地一样能够承载所有不同的事情,所有需要包容的事情,所有需要承载的事情,我还在想我这个小小的石头,埋没在天地之间就是一个,也许是一个奠基石,但我一定不能是绊脚石,我搭建这个北大汇丰EDP同学会战略新兴成立投资委员会这个平台,我就希望能够更好的为朋友们、同学们服务,也把我一些创业经历,也把我的一些力所能及的知识或者说资源,或者说一些能够挥发,然后让大家一起来分享,我觉得群策群力、集思机会、集思广益在一起碰撞,头脑风暴,可能就会有一些革命性的、创新性的东西出来,包括我跟我们北大汇丰的那些团队,包括团队的会长、常务会长、很多同学一起创立成立一些投资的公司平台,其实就是要成就一些创业者的梦想,也实现自己的一些价值,价值一定不是利润最大化,价值一定是社会最大化,然后你能够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你最终入土为安的时候,名声留下来什么,身后留名还是留下了什么,才会影响下半辈子身边的人,团队也好,下半辈子的人也好,下代人也好,他们没有给你守好就没有了,这是我的想法。
解说:戴信敏把“惠及他人,服务社会”浓缩为华氏医药的企业精髓,形成了独到的一种“利他”竞争力,在新兴的商战中继续坚守着仁心战术、妙手行商。
CCTV《创业天使》栏目记者:黄波娜 景照航 制片人:王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