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情日记解民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9 04:56 来源: 经济日报

  “今天,丁振辉一家终于用上了电灯,灯光把丁振辉母亲脸上的笑容照得愈发灿烂,我心里也亮堂了许多。”江西省赣州市直机关工委干部董华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

  一个多月前,董华在于都县新陂乡板塘村寨下组走访慰问时,发现困难户丁振辉家还没有用上电,他就记在“民情日记”中。后来每次翻开“民情日记”,董华心里总有一块落不下的石头。经过和电力等有关部门联系,董华终于帮丁振辉一家用上了电灯。

  在赣州,各级党员干部通过“民情日记”广泛收集民情民意,解决了一大批基层期盼、群众关注的实事、难事,“民情日记”点亮了百姓心灯。

  赣州市党员干部记“民情日记”的习惯源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2010年12月,赣州市选派23690名干部,覆盖所有村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每名干部随身携带统一印制的“民情日记”,认真倾听记录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以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做到一日一记。今年初,随着赣州市“三送”活动实现全覆盖、常态化,每户群众都有干部联系服务,“民情日记”的作用得到了更大发挥。

  透过“民情日记”,记者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在赣州南康市大坪乡,干部刘鸿伟撰写的“民情日记”《一次心情沉重的走访》引发了一场爱心接力。日记记录了大坪乡三合村年仅14岁的严金菊因父亲瘫痪而辍学,小金菊用弱小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的情况。

  赣州市党员干部纷纷捐款,民政、教育等部门主动提供救助,赣州市人民医院为小金菊父亲的治疗免去了大部分药费。在众人的帮助下,小金菊得以重返校园。

  赣州是革命老区,实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全市干部群众最急切的期盼。党员干部的“民情日记”关注的重点始终离不开“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等字眼。赣州市农粮局干部周昱仔细调研赣南脐橙产业发展现状后,在《春耕时节到 农民有四盼》的日记中写道:“赣州是个农业大市,若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加强农资质量监管,实行全过程质量追溯;要搞好农情测报,通过群发手机短信等方式,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要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稳定农资价格,降低生产成本,直接让利于民。”

  “其实我们做的事很多都不难,甚至是举手之劳,但对很多群众来说却是大事。”“三送”干部凌晔说。他在驻上犹县水岩乡横岭村时,在记下“牌坊公路是牌坊等5个组、443户农户生产生活的惟一出路。受洪灾影响,一直修修停停,车辆和行人无法通行,学生上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篇民情日记后,和乡干部一起对牌坊公路进行全面修复硬化。两个多月后,长2.9公里、宽3.5米的新牌坊公路顺利通车。

  一年多来,赣州市“三送”干部通过“民情日记”收集群众诉求、意见24.06万条,解决基础设施、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危旧房改造等问题12.86万个。透过这些字里行间的家长里短,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拉近。“下乡一个月,胜读十年书”,驻全南县社迳乡“三送”干部张冠军在“民情日记”中写道:“离家远了,但与农民兄弟的心更近了。”

  为防止解决问题流于形式,赣州市各级“三送”工作组汇集民情日记,都建立了一套“民情台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村、乡、县、市逐级上报,分级负责、归口管理、限期解决、责任到人,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赣州市共建立“民情台账”24072本。赣州市还开通了民情网,已有2万多名干部在民情网上实名撰写“民情日记”近6万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