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地下城:繁华之下的隐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2 02:0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徐燕燕
上海市自来水市南公司的一个抢修队大院里,四辆橘黄色的抢修车整装待发,车子后面的拖斗内放着不同管径的快速接口、铸铁管、PE管;开路用的空压机枪、铁锹、铁棒;照明和切割用的小型发电机、配电箱等各种抢修工具。
抢修工人老张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几乎每天都会有抢修任务,少则两三个,多则20多个任务。一接到任务,由4~6人组成的抢修小组就要即刻出发,保证“1小时治水”。“和医院的120差不多。”老张说。
老张介绍说,市政道路上因野蛮施工挖断水管是经常有的事;因地面沉降、天气冷热交替发生裂缝或者爆管等也都是常见的“毛病”。
高楼重重的城市之下,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系统问题频发。
据其他媒体报道,近日北京市北礼士路因热力管线爆裂,造成路面塌陷,一名女士坠入热水中烫伤致死。
对此,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回应,北京城地下十几万公里长的管线“总体是安全的,并不能因为一项事故就完全否定了整个系统”。
“出了人命,还能叫总体安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的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说。
据估算,国内城市每年因施工造成的地下管线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约400亿元。
几乎是日日更新的大都市之下,许多管道系统却保持停滞,有些甚至已有上百年历史。
“总体安全”有多安全
对于个别部门所言的“总体安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戴慎志认为:“这是搪塞。”
“就像人一样,整体血管是好的,就是其中一段出了问题,还能说整体是好的吗?问题就是在这关键的部位上。我们要保证的不是整体不出问题、局部可以出问题,严格地说,整个系统各个部位都不应该出问题。”戴慎志认为。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来城市地下管线系统出问题确实已不是个别现象。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1至10月,北京市政系统发生的事故中,有96%属于地下管线事故。“小城市的问题可能更多。”戴慎志说。
他介绍,自来水管的爆裂,燃气、热力、污水管道渗漏,雨水淤塞,断电或短路等是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经常出现的问题。
“原先的一个平房院,如今变成了十几层的大高楼,那么它的供电、排水、给水的负担一下子增加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对市政设施的要求就不一样了。”上述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的专家表示。
城市日渐繁华的背后,“地下王国”的隐忧也日益加重。“这是我国很多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该专家说。
在戴慎志看来,城市建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地面上建设的负荷需求和地下管线的支撑能力不平衡。
“很多地区的领导,经常鼓动建高楼,一建一大片。但是楼高了,水供不上去、污水排不下去、电力不够、燃气不够……全是因为基础设施没有足够的支持能力。如果要建高层,不是埋管子到地下就行。周边道路上的管线有多粗,负荷有多少,都知道吗?通常要求管线的容纳能力要比需求大一些,否则用水、用电高峰期就会供应不上。”戴慎志说。
历史欠账难还
老张告诉本报记者,在上海地下需要更换的老旧管道有很多。但因为各种原因,更换的报告批准有时会遇到困难。
本报记者在上海市自来水市南公司管网综合管理GIS系统中看到,南京东路上(江西中路到河南中路路段)一段管线的埋设日期在1883年,距今130年的历史了。这是我国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普遍问题:“欠账多、投入少。”
一些特大城市由于资金实力强,情况相对较好;类似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因素,也会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但总的来说,资金是一大难题。专家介绍,以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是政府投资,现在市场化的色彩更浓重一些,很多投资不到位,管线得不到及时维护,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很多中小城市,资金量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当然,也有一些开发区奉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会好一些,但总体状况参差不齐。”戴慎志说。
戴慎志认为:“城市像人一样,五脏六腑藏在里面,就好比地下管道系统;而人的皮肤、五官是在表面,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就喜欢做表面功夫——大广场、大绿地、高层建筑,这些事都是能看见的。”
上述地下管线委员会专家也表示:“只做‘脸上功夫’是现在许多城市建设的通病;而地下设施,能凑合就凑合用。等出了问题再去填窟窿。”
本报记者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看到,4月16日,该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地下管线行业调查”的通知》,要求对地下管线探测行业的从业队伍、地下管线普查、信息系统建设、监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于5月20日之前上报该委员会。
“时间怎么够?城市地下管线的检修、维护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戴慎志认为。
“无头”管线多
地下管道系统好比一座城市的“五脏六腑”,分工不同、特性不同,排布的位置都有讲究。不同地区的城市地下管道规划也呈现出差异性。比方说,北方有供热管道,南方大部分城市就没有供热管道。
城市地下管线主要有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热力、通信等;在某些石油化工城市还有专门的石油管道、化工管道;一些发达国家还有垃圾管道。这些管线根据温度要求、负荷能力以及利用率等因素,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城市地下的不同位置。
戴慎志告诉本报记者,一般来说,液体管道要分布在地面防冻层下面,防止结冰冻裂;电力、通信、自来水等和用户关系密切,经常有变动需要,通常放置在人行道下面,同时它们不怕冻,掩埋较浅;而污水、雨水管道怕冻、怕压,掩埋较深。而且各路管线之间还要有一定距离,以免出现问题或维修时候相互影响。
但是,由于管道自身的老化或质量不佳,野蛮施工或意外等原因,城市地下管道系统故障还是频频发生。
“平时没有人会想起地下管线。什么时候会想起来?停电了、缺水了、断气了、下雨淹了、热力管道烫死人了……”戴慎志对本报记者说。
以自来水为例,博禄(Borouge)公司的一项调查报告中显示,2008年中国6大城市的单位管长漏损量情况:沈阳最为严重为6.37立方米/千米/小时,其次广州、武汉、上海、南昌依次为4.72、3.68、2.83和2.78,北京情况较好为1.63,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的1.3依旧有差距。
博禄管道应用市场经理王欣告诉本报记者, 由于管道制造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很多厂家都在做,质量却参差不齐。
在很多地区的管网施工项目招标上,往往还是以低价胜出,甚至管道的价格还没有原材料的价格高。“再经过层层转包,价格一层一层往下压,到原材料供应商那里,利润已经非常少,甚至无法回本。”王欣介绍说。
此外,有些城市对建立健全地下管线档案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上海市测绘管理办公室数据显示,上海市各类地下管线总长度超过10万公里,纳入数据库的管线长度仅为4.5万公里。
“不知道是谁的,维护工作根本进行不了。而出问题的往往是这一部分。”上述地下管线委员会专家表示。
戴慎志认为,如果地下管线的数字档案建立完善,一旦出现灾害,就能及时救灾。但这是很多城市缺乏的。
“这项工作投入较大,但对城市的形象建设没有直观的改善,所以总是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戴慎志说。
上述专家介绍,按照正常、合理的程序,一个地下管道的工程项目从报批到实施应当经过以下流程:
首先,要到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申请管线路由,管线的位置和走向要获得该部门的批准,拿到《规划工程许可证》方能开工;管线铺好,覆土之前,应该到测绘部门申请测量管线的具体位置,并形成数据资料,再覆土。
“这套资料将来存放在城建档案馆存档,如果今后该区位需要再次施工,地下管线的情况就很清楚了。”该专家说。
从“马路拉链”到“共同沟”
除了资金难题以外,各职能部门缺乏统筹协调的综合管理,也为管道维修和更换带来阻力。
由于管辖部门不同,且各管各的互不通气,维修工人经常会在建设的时候无意中挖断别人的管线。
上海市自来水市南公司管线管理所副所长陈炯就告诉本报记者,按照他们公司的要求,当工人维修的时候会叫其他管线单位到场,对其各自管线的口径和走向“交底”,才实施开挖。
陈炯说,作为企业本身,当然是希望把管龄长、材质不是很好的老旧管网逐步淘汰更新。
“每年公司都会有管网更新、改建的计划,首先要报到各个区,各区看是否有与之相匹配的更新项目。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交管部门、道路监察部门、城市设计规划部门等多方因素。从城市规划部门角度来说,希望路面最好不要随便开挖,一些新建的马路,规定几年之内不能重复掘路;对于交管部门来说,希望对周边交通流量影响不要太大,施工周期不要太长;还有绿化部门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项目申请被驳回的原因。”陈炯说。
上述地下管线委员会专家认为,马路下面埋的管线,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好多条,由于投资方不一样,建设前没有协调,各部门各干各的,就造成了城市马路今天挖、明天埋,成为“马路拉链”。
在戴慎志看来,城市“共同沟”是解决这一问题很好的措施。尤其是对于老城区的改建,由于街道比较窄,应该把小的空间利用起来,适合建立简易“共同沟”。
所谓“共同沟”也被称为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是指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公用类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
“共同沟”节约空间、检测方便,维护更加简易,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戴慎志认为。
1993年,上海市政府在浦东新区张杨路建设了我国第一条现代“共同沟”,包括一条干线、两条支线,其中支线共容纳了给水、电力、信息和煤气四种城市管线。目前,济南、南京、广州、贵州等城市都在部分城区进行了“共同沟”的规划和建设;部分城市还呼吁立法推广“共同沟”建设。
上述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专家认为,从技术上来说,“共同沟”肯定是一个方向,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还是相当困难。
“目前我国的‘共同沟’数量还是相当少的。”戴慎志说。难于推广的原因,主要是造价高、建设周期长。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中,戴慎志曾经呼吁采用简易“共同沟”,把电、水、通讯三条城市生命线统筹到一起。但最终因为建筑周期过长,没有实施下去。
他认为,地下管线的权属部门的机制问题也是重要原因。由于各路管线的主管部门不同,资金渠道也就不一样,再加上各部门意愿也不相同,实现起来非常难。
“我们尝试建好‘共同沟’,但是各管线分管部门不愿意进去,理由是造价高,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主要是觉得权利上不自由,受到管制了,所以不愿意。这是一个机制问题。”戴慎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