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行营管部问卷调查显示: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呈现多元化趋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2 06:48 来源: 金融时报

  曹阳

  本报讯 记者曹阳通讯员张涵宇殷奎报道为了解中国居民个人境外支出结构,人行营业管理部通过商业银行选取若干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单一以奢侈品消费为主的境外支出结构不会长期持续,境外投资性支出将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房地产、股票、国债市场有望成为近期主要投资领域,未来可能向服务业和中小制造业延伸;境外投资兼具获利和避险两种需求,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地区可能成为境外投资的重点区域;个人境外投资不但呈现多元化,而且可能对跨境人民币具有需求创造作用。

  调查显示,房地产可能成为个人境外主要投资领域。一是境外房地产具备一定比价优势。比较欧洲、日本、香港、台湾、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拥有300万人民币资产的中国居民已经具备全球购房能力。以美国为例,底特律、迈阿密、拉斯维加斯的房价下跌幅度很大,5万美元已经可以购买20年内、150平方米左右房屋,休斯敦、丹佛、亚特兰大等美国“二线城市”,25万~30万美元可购买低端中产阶层居住的房屋,纽约、波士顿、西雅图等大城市,中产阶层的购房标准大约提升至50万美元。二是境外房地产具有适中的租售比。境外房地产的名义租售比大约为10%~20%,远高于国内商品住宅2%~3%的投资回报率,但考虑物业税、保险费、代理费和远程管理等因素,境外购房的年投资实际回报率大约为5%~10%,与国内办公类房产收益基本相当,有一定投资价值。三是境外房产普遍具有反周期预期。市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升周期的预期仍比较强烈,但境外市场普遍经历了大幅度下跌,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房价下跌了50%甚至更多,有观点认为,这些地区的房价已经处于过度下跌的状态,存在一定幅度反弹的可能。

  发达国家股票等证券市场具有一定投资价值。长期来看,欧美资本市场大幅度下跌可能性同样有限。在欧美,局部房价已从最高点下跌约70%,制造业仍然处于全面萎缩的情况下,金融资产保值对其具有核心利益。当然,中国投资者投资欧美股市,需要增强对境外产业资本,特别是制造业资本的熟悉程度。同时,美国国债4%左右的收益率和相对稳健的特点,对风险回避型投资者仍然具有一定吸引力。

  调查还显示,欧美和东南亚可能成为主要投资区域。一是中国居民个人投资可能向欧美服务业、制造业延伸。服务业是中国移民在欧美的主要就业领域之一,投资额度较低,人员沟通便利,可能会有部分投资进入餐饮等服务领域;更重要的是,欧美高端制造业仍处于领先地位,许多企业经营不善主要是企业机制问题,如果个人通过购买、参股等方式进入欧美制造业,可能对投资本身和我国产业升级都有积极作用。二是东南亚新兴市场具有风险收益。日本、泰国、菲律宾等与欧美经济联系较紧密的国家,受发达国家经济影响较大,同样存在反周期投资的可能。越南、朝鲜等国家,可能存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遇,而且,基础越薄弱,风险收益可能越高。

  据人行营业管理部有关人士分析,个人境外投资对跨境人民币可能具有需求创造作用,国内政策对个人境外投资有较强引导作用。问卷调查中,有外籍人士对接受人民币投资持“不认可”态度。但实际操作中,房屋中介公司在美国西海岸可以提供境外人民币兑换,但东海岸仍很困难,说明单笔几十万、数百万的交易在有一定数量积累后,可以对供给方的币种接受产生影响,推动发达国家跨境人民币使用。同时,要重视个人境外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要增强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提示,避免盲目投资、跟风投资造成损失;避免大规模跨境资金转移,短期资本高速流出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资本长期外流可能会对国内房地产、股票市场产生冲击;境外个人投资的特殊性可能自发产生民间集资行为,须加强管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