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二代台商转型:依靠大陆创建品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3 01:1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蓝之馨

  42岁的许锦丰到东莞创业已经7年。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看到他时,许锦丰正在东莞的第三届台湾名品博览会上推销他的产品。在这个布置简单的展台里,那些颇具设计感的创意小家电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在台博会上,已经可以越来越多地看到像许锦丰这样的年轻面孔。他们自信而不锋芒外露,礼貌而不过分热情。

  “就快到这些年轻人们的时代了!”一名在东莞开了十几年电子工厂的老台商如是说。第一代台商来到大陆发展已经二十余年,随着年纪渐大,他们的子女也来到大陆,准备接过父辈们打下的江山。

  和很多对于“接班”不那么情愿的台商二代一样,许锦丰坦言,先在台湾学习工业设计,后在美国学企业营销,自己曾经也想过逃离。家里只有两个姐姐,“只想做个快乐的设计师”的许锦丰尽管不愿意,还是不得不接父亲的班。

  30岁那年,他从美国回来加入父亲的公司,但他意识到,父辈走的那一条代工之路已经不能长久,因此他为产品引入设计元素。2005年,他只身来到东莞,创办了这家生产创意小家电的利奇沃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令他骄傲的是,利奇沃的产品设计全由他一手完成。公司现有风扇、吸尘器、除毛球、按摩器四个产品种类,今年10月份还将推出LED灯。产品全部出口欧美,鲜艳的色彩、舒适的设计、精致的做工,让这些创意小家电在海外颇受欢迎。许锦丰打算今年开始拓展大陆市场,他向本报记者透露,前不久他在上海找到一家中意的家居店,已有合作意向。

  在大陆,许锦丰建立起从设计到模具生产到产品制造的一条龙模式,而这个自己设计自己生产的梦想在劳动力成本昂贵的台湾难以实现。曾经看不到电子制造行业前景的他,现在正颇有成就感地将自己所学运用于自己的企业。

  许锦丰的故事是当今台商二代逐梦大陆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帮助第二代在大陆发展,老一辈台商们用心良苦。运时通家具集团董事长陈燕木感慨说,以往台商聚会都聊汇率、时事和乡情,现在常谈的问题诸如“事业要交给谁经营?怎样帮助第二代在大陆建立发展事业必需的人脉?”思来想去,台湾企业联合会新青年新世代委员会于去年4月在青岛成立。这个委员会致力于帮助台商第二代学习企业经营,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最终顺利实现“接班”。

  东莞台商协会顾问袁明仁告诉本报,台企现在要转型做品牌,最缺的就是市场销售、品牌策划、产品研发这三类人才。而这些年轻人们大多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思想开放大胆,国际化程度高。相较于生产环节来说,研发、品牌和渠道正是他们更擅长的。

  在制造业利润大幅下降、订单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许锦丰的利奇沃是个“异类”。公司的营业额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了10%,毛利润也达到20%~30%,相比一些圣诞订单企业7%~8%的利润率,这实在是个奇迹。而这也归功于他的“设计”为产品输入的新动力。

  并不是所有台企都像利奇沃这样好运。由于初进入大陆投资时,大部分台企主要从事纺织服装、家具、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现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已大不如前,从国家获取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少,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一些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班,台商第二代确实有着不小的压力。

  这也是曾任中山台资协会两任会长的陈中和赞成儿子不接自己班的原因。“作为传统工业,未来发展的空间有限,赚钱不容易了,他们怎么做,都可能亏损。”陈中和说。

  东莞市台商协会青年委员会会长林子凯对媒体透露,台商二代接手创建品牌已成趋势,目前东莞台青会的数百成员中,想创建品牌的占到八成,除帮助父辈企业转型升级,更对开拓渠道、进军服务业等新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

  同样也是台商二代的林子凯对未来非常乐观。他认为,目前大陆的市场潜力非常大,至少还要20年才会饱和,这给了台商二代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