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职业农民刻不容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3 05:57 来源: 经济日报本报5月2日推出的“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系列报道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一些读者来信反映,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务农的农民日益老龄化。未来阡陌纵横的农田靠谁耕种、日新月异的农村靠谁建设成为严峻问题。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刻不容缓。
种田少见年轻人
近日,笔者回乡探亲发现,以前初春随处可见绿油油的麦田,而今很少见到。据河北阜平县平台乡北庄村的村民介绍,现在山区很多农民都不再种小麦,只种一季玉米,还有的农民举家迁到大城市打工,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田里更难看到年轻人的身影,一些耕地因无人耕种而撂荒。
据笔者调查,北庄村83户人家335口人,全村共有水浇地998亩,10%的水浇地撂荒,98%的只种一季玉米;坡岗次地近2000亩,撂荒的占到85%。全村95%的20岁以上、50岁以下青壮劳动力常年或者季节性地在外打工,留守的老人、妇女是种地的主力军。
近几年,为鼓励农民种粮,国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支农惠农新举措。可为何山区农民仍然不愿种地呢?通过走访农户,笔者分析原因有三:
一是务农投入大,收益小。与平原产粮区不同,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各项农资投入要高出20%以上。由于地块小,规模小,难以使用现代化的农机具,只能靠畜力或者人力,不仅劳动量大,而且效率低下。山区土地种类多,缺乏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导致种地难,浇地难,收获难。往往为耕种一季庄稼辛苦半年,除去自家一年的口粮,所剩不多。
二是在家种田不如外出打工收入高。在外打工虽然辛苦一些,但各地就业政策覆盖面广,工资有保障,只要找到合适的工作,肯吃苦,即便缺乏技术的农民工,每年收入也可以达到万元。相比之下,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居高不下,种农作物的成本越来越高,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纯收入远比在外打工收入低。
三是社会观念改变,80后、90后农民受城市生活、工作的吸引,认为在家务农没有发展前途。许多年轻人从未学过做农活,没有相关经验和基本知识。而不少父母也希望子女能够到外闯荡,接受新鲜事物,改变生活境况。于是,越来越多的山区农民放弃种地,汇入城市打工潮。
种田少见年轻人身影。“谁来种地”已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无法避开的问题。笔者建议,一方面,加大支农资金投入,特别是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改善山区农民种地的条件,降低劳作成本。另一方面,引导、鼓励、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吸引产业资本,依靠农业龙头企业或者种粮大户,组织粮食生产,在“有地可种”的前提下确保“有地必种”。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 河北阜平县委宣传部 张成利
部分土地撂了荒
“未来靠谁种地”这一社会问题已日益凸现,对此担忧绝非杞人忧天,眼下农村现状确实如此。以笔者老家湖南麻阳县舒家村乡狮子湾村为例,村里部分土地撂荒、种地以妇女和老人为主,主要呈现四种现象:
一是种地妇女数量呈上升趋势,“婆婆化”已成“新景观”。全村10个组留守在农村种地的妇女占种地农民的38.6%。在田间地头,中老年妇女代替男劳动力,佝偻着身躯犁田、收割,艰难地“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
二是种地男性年龄呈偏大趋势,“爷爷化”司空见惯。全村种地男性农民的年龄也越来越大,50岁以上种地男性农民占全村成年男性劳动力的75.4%。走到村边,经常见到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忙碌着挑粪、种菜、浇水,让人深感无奈。
三是种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全村种地农民95%以上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缺乏农业种植技术,接受科技培训机会少。他们采取粗放经营,减少耕地翻耕次数,使用化肥代替有机肥料,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粮食总产量减少,全村农业“靠天吃饭”现象突出。
四是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撂荒现象普遍。农村留守人员劳动能力不高,农业规模萎缩和耕种效率下降。全村粮食播种面积10年下降了200亩,粮食年总产量下降了23万公斤,农业生产后劲严重不足。
笔者呼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出现的这一严峻形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务农积极性。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充分挖掘农业效益。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重视市场信息反馈,为农民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推进农业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种养殖的补贴标准,实行农产品收购保护价并扩大农产品保护范围。鼓励银行和民间资本加大对农业信贷投入,尽快推行农业保险全覆盖,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