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进一步改革”是发展的新动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3 09:2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傅春荣

  "中国经济的发展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能否持续健康、稳定、高质量地发展,取决于以下诸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2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能否顺利转型。

  李义平告诉记者,30年来,中国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发展质量不高,基本上是拼资源、拼环境、拼廉价劳动力,产品附加值很低,自主品牌很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过度依赖外需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当今世界早已是三维产业的生产了,即一维是物质产品的生产,一维是科技产品的生产,一维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顺差的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产品,而且就品质和层次而言远远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李义平形象地比喻说,"如果GDP可以用秤称,我们1000万美元的GDP绝对比发达国家的重,这是因为GDP的构成不同。发达国家的GDP轻,技术和文化比重大。我们的GDP重,原材料、资源和环境以及各种建筑材料的比重大,这说明GDP的层次不同。"

  然而就是这种粗放的低层次的发展模式,想继续坚持也难以为继。"因为这种模式曾经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很大,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人民群众对那些对GDP而言虽然是正的效应、但对人民群众福祉而言却是负的效应的发展项目很不满意,有的地方甚至因此产生了对抗。"李义平指出,这就要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到主要依赖创新和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式上,"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应纠正"两大误区"

  "有两个误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极大。"李义平告诉记者,一是以为发展就是GDP的增加,二是所谓的大跃进的、形式主义的城市化。"其实GDP就是一个营业额,既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也不能反映人们的福祉,更不能反映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在不知不觉之间GDP却成了地方政府不遗余力的追求。"

  的确,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一种GDP竞赛,这是一种只能负盈不能负亏的竞争,于是就有了各种大项目、亮点工程、招商引资,并伴之以圈地强拆。

  "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不管经济,不管微观主体的活动,不比拼GDP,不是发展的很好吗?"

  李义平所说的第二个误区,是所谓的城市化,以为城市化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有两种城市化,一种是有产业聚集、需求拉动、市场推动的,循序渐进的城市化,这通常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这种城市化是在不知不觉之间进行的,并非政府的口号,也不是政府的强力推动。一种是简单地取消农民身份,让农民进城'上楼'的城市化。"

  后一种城市化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定上的:农业是落后的,工业是先进的。李义平指出,其实历史早就颠覆了这种错误的假定,美国、西欧、日本的农业都是亮丽的增长点。被误解了的城市化通常被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作为响亮的口号,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吸引眼球的手段,是政府的政绩。这种城市化产生了诸多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首先是由于土地和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使农业成了经济发展的短边;其次是由于简单地让农民进城,而这样的城又没有实体经济,没有产业支持,不仅难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李义平表示,靠这样的所谓城市化发展经济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实际上我们可以尝试让农业成为亮丽的经济增长点,把乡村变成城镇,而不是消灭农村,这样可以成本更小,更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必须坚信市场经济

  尽管市场经济被证明在全世界都是成功的,然而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危机还是给人们提供了怀疑市场经济体制的契机,特别是在中国这样有着计划经济影响的国家。

  "现在的问题是虽然接受了市场经济,但一遇到所谓的问题,政府就出手遏制市场。每一次的所谓的成功都使政府增强了'自信',从而又加大了进一步的干预。"李义平告诉记者,发改委的背景是原来的计划经济委员会,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调控经济。

  "在市场经济问题上,我们不能把体制先天的不足归结于市场经济本身。"李义平指出,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割裂的、零碎的,有的地方甚至是"四不像",这当然发挥不了健全的市场经济的应有功能。

  李义平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要件构建市场经济。"目前的模式是速度型的模式,因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赛主要是竞赛速度,只有市场经济体制才会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才是质量效益型的。"

  与此同时,李义平还指出,文化是一种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反映着一定经济基础的要求,并且服务于特定的经济基础的。市场经济的文化首推自由和平等,要求正确地对待财富。要求社会为人们提供广阔的、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而不是官本位。要求诚信、节俭、创新、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

  "中国历史悠久,人们思维容易回到遥远的过去,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任重而道远。另外,市场经济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没有政治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最终是走不下去的。"李一平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