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体制原因导致中国战机质量全面超越印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3 11:1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5月号发表文章称,印度将花费200亿美元进口126架新型战斗机,印度还将在2014年完成组装140架苏—30MKI的计划。同年,印俄研制中的FGFA第五代双座隐形战斗机根据计划应该投入试飞。美国还在向印度推销第五代战斗机F—35。但基于国家的经营战略而言,没有必要花费巨额资金、浪费资源后,再实施126架第四代战斗机的计划。印度的军购政策并非合理。
文章将印度与中国进行比较,由此看出两国国家战略发展的差异。表面上看,印度与中国的航空工业,起步时间基本相同,中国略早6、7年。1962年左右,中印几乎同时获得了授权许可,生产米格—21战斗机。随后,印度自己许可生产了诸多的东西方战斗机,包括“美洲虎”、米格—29、苏—30MKI等。而且印度得到的苏—30MKI技术转移包括相当复杂的矢量推进发动机以及先进雷达等。中国得到的只是苏—27SK的基本型。
文章进一步比较中印两国历史上军购政策的外部环境。
一、印度的优势:印度的外部环境相当优越,要什么、有什么。正因如此,也反而造成了印度空军进口战斗机的巨大浪费现象。2001年,印度仅仅战术攻击机就进口了两种,“美洲虎”、米格—27。此外,还有更为高级的幻影—2000H战斗轰炸机。即使是美、苏空军,也不同时装备如此众多的战术攻击机。众多的进口战机配置,为维修、改良制造了相当多的障碍。
相比之下,是中国空军门可罗雀的国际合作环境。中国走上的是自己研发的道路。与印度空军相同,同样是从组装米格—21开始,但是中印生产的米格—21,质量大不相同,印度航空制造业的粗糙工艺,印象惊人,甚至比苏联还要粗糙。过去30年来,印度空军摔掉了1000架飞机,根本原因是组装战斗机质量低、维修素质低。
文章指出,中国人牢牢吃透一种机型,从米格—21到苏—27,扎扎实实。歼—12、歼—8,直到“21世纪版的米格—21”——JF—17,缩小、放大版应有尽有,拿米格—21来学手艺是相当正确的。印度迄今为止,已经得到许可生产了众多的军用飞机,但没有一样真正消化。更不用说创新。
二、中国的优势:为何中国战斗机的工艺、质量好过印度?就历史而言,首先是工业化的时间不同。印度没有洋务运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是永远无法替代的。人的做事素质也不同。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体制上的确比印度式初级资本主义更有效能得多。
文章称,印度还没有吸取组装米格—21时代的教训。从大的国际战略环境而言,未来10年,印度与第三国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现有战斗机的数量、质量是基本能够满足国防需要的。从126架战斗机的进口可以看出,印度空军的资源浪费情况,30年不变。(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