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船厂欲造“泰坦尼克2”? 造船业遭遇生死时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3 18:11 来源: 21世纪网

江佩霞 2012-05-03 18:11:03  

  核心提示:“泰坦尼克二号”南京造?中长航旗下船厂对此进行了确认,但总体看,面临国外订单萎缩,与银行大幅减少信贷的双重夹击,国内造船业整体复苏仍未有预期。

  21世纪网讯 5月2日,最新公布的BDI指数在经历了连续的暴跌之后,终于显示重回1100点上方,较2月份的647点——创下世纪最低的水平有所反弹。

  这令投资者对饱受金融危机重创四年之久、极度低迷的航运市场稍稍恢复信心。然而,船舶航运业衰退期间,航运下游的造船行业也难逃天命,仍沉浸在一片灰霾当中。

  面临国外订单萎缩,与国内银行大幅减少信贷的双重夹击,浙江台州数百家中小船厂徘徊在破产边缘。这个全球最大的中小船舶制造业基地,成为了当下国内船舶制造业孱弱生存的一个缩影。

  不过,近日有关“泰坦尼克号2”将可能由中外运长航集团船舶重工总公司(以下简称长航重工)旗下的金陵船厂承建的消息,让当下低迷的造船业出现了一抹亮色。在新船价格下跌和船东资金链短缺的压力下,中国造船厂是否具备建造大型豪华游轮的技术能力?

  外媒路透社预期,未来几年中国至少30%的中小造船商将破产,余下10大造船商将控制全国近七成的市场份额。江浙一带的龙头造船企业试水豪华游轮产业,会否为期待复苏的造船行业埋下变革的种子?

  /p>

  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的金陵造船厂将承建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2”

  “泰坦尼克二号”南京造?

  5月1日,据新华社消息,澳大利亚亿万富翁克莱夫•帕尔默拟联手中国南京金陵造船厂复制百年前的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5月2日,中国长航重工金陵船厂方面对此进行了确认,称“船厂正与船东共同进行前期技术研究,相关工作有序推进。”

  

中国船厂欲造“泰坦尼克2”?造船业遭遇生死时速

  澳大利亚矿业富豪克莱夫•帕尔默

  主人公克莱夫•帕尔默澳大利亚进行矿业生意,据了解,帕尔默集团旗下的蓝星航运公司日前已与金陵船厂签订了建造“泰坦尼克二号”豪华邮轮的谅解备忘录。由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的金陵船厂将承造泰坦尼克2,预计2016年首航,从英国驶往北美。

  豪华游轮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产业,无论对于造船公益,还是后续的开发运营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除了LNG船,中国大型造船厂是否已经具备建造豪华游轮的能力?5月3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还处于技术积累阶段,尚没有真正达到建造的能力。”

  “LNG(LiquefiedNaturalGas)船我们已经攻克,可以建造并开发出自己的系列品种,并关注如何扩大这方面的业务”,张广钦表示,“但是顶级豪华游轮,目前确实还基本还没做过。”

  他重申,我国多家大的造船厂对于试水新产业只是在酝酿阶段。“当前造船市场不景气,眼下游艇和游轮正在慢慢发展起来,希望其成为行业下一个增长点。泰坦尼克号有望在中国重建让眼下低迷的造船业看到新的曙光。”

  从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四年之久,BDI指数已经从11793点的纪录高位大幅下跌了逾94%。一方面,全球航运危机下造船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大型造船企业开始积极把触角延及顶级豪华游轮等领域,摸索走出行业寒冬。

  愿景是美好的,但在现在80%中小船厂停产、半停产的经济环境下,这样的“等待”还要继续,需要多久则是一个未知数。

  路透财经分析认为,伴随航运业的衰退,对于缺乏灵活度应对市场变化的企业而言,退出竞争可能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超过30%的现有造船厂最终将消失。

  

中国船厂欲造“泰坦尼克2”?造船业遭遇生死时速

  亚洲(中、日、韩)造船业景气指数

  航运业不济 船厂受累“挨饿”

  所谓唇亡齿寒,从2008年到2012年这四年间,中国造船业跟随航运业景气一路下滑,经历了两次危机的洗礼。

  从披露的年报来看,中国远洋2011年巨亏104.5亿元,创下公司亏损纪录,也是A股上市公司亏损额的新高。同为国内航运业“国家队”的中海集运2011年全年净亏损达27亿元。

  对当前造船市场的乐观预期是,尽管不少船企称手上订单可以维持到2013年前后,但随着产能过剩、订单减少和银行信贷规模收缩的多重风险影响,行业的总体回升预计将在2017年前后。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4月25日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的船舶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受全球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一季度三大造船指标同比下降,工业总产值增速趋缓,船舶出口出现下滑,经济效益增幅呈回落走势。

  数据显示,1~3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12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2.5%。承接新船订单量为55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8.7%。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4194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5.3%,比2011年底下降5.3%。

  2012年3月份全球新接订单为284万DWT,同比下滑47%,环比下滑13%。开年以来全球新接订单数一直徘徊于历史较低水平,证明需求仍然疲软,船市仍处底部。

  不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5月2号公布的PMI指数,连续13个月走强,却似乎显示内地经济持续好转的迹象。数据显示,4月PMI升至53.3%,达到近13个月来高位,已经连续五个月回升。

  受全球贸易放缓影响,中国近期进出口贸易增长情况不容乐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4月份内地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12.5%和9.1%,略高于3月份的5.3%和8.9%,无法回到过去动辄超过20%的增幅。

  航运业和造船业是否有望跟随宏观经济的走势面向艳阳天?有航运人士分析认为,欧洲债务问题没完没了,中国需要大力依靠内需刺激经济。“欧美经济一日未好转,航运板块和造船板块的前景仍然不明朗。”

  路透财经预期,中国造船业这一轮行业整并中,只有中国国船舶重工、中国熔盛重工和扬子江船业等中国最大的造船厂料可生存下来。 (21世纪网 江佩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