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横店图谋文化产业特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11:42 来源: 《浙商》

  在文化产业战鼓擂响的时刻,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却面临着天花板困境。

  文 │ 本刊记者  王文正

  “去年,我们只做了600万元的营业额;今年第一个季度,我们已经接了2000多万元的单子了!”日前,红点后期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施雄广站在横店明清民居博览城一株盛开的桃花树下,笑容比桃花还要灿烂。

  红点后期制作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成为第一家进驻横店的影视后期制作公司。由于相对于广大的市场,公司规模太小,红点只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接几个单子。“刚开始,只能小规模地做做,不敢接太多啊,接了做不完要砸牌子的。”

  制约施雄广的主要是资金。“这是一个前途无量的产业,在中国还没有几家公司做这个。但就是没钱投!”一年前,《浙商》记者采访施雄广时,他抱怨说,影视后期制作产业利润非常高,前景非常好,可就是融资困难。

  不过,这个困难在2012年初解决了。横店创始人徐文荣在了解了影视制作的无量前景后,毅然“支持”施雄广3000万元。用这笔钱,施雄广为公司添置了国内最先进的后期制作设备,它们可制作分辨率达4K的3D影视作品,远高于一般2K的分辨率。“我们马上可以拿到分辨率达8K的F65摄像机。”他说,这是索尼公司在中国大陆售出的第一台F65摄像机。今年,施雄广仅在设备上的投入,就接近4000万元。

  此外,施雄广还辗转从美国好莱坞挖来了两名后期制作人才。“后期制作实际上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有了这些设备,现在任何一种特技效果,我们都能做出来,但是我们的创意水平,与美国还是有差距的。”施雄广告诉《浙商》记者说,招好莱坞的人进来,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制作创意水平,还会产生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优秀的影视制作创意人才加盟。

  “目前资金已不是问题了,银行也答应给我贷款。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人才。我希望横店能有更好的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施雄广说,在影视后期制作这个行业中,红点在今年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第一”,而自己的目标是赶超“好莱坞”。

  对于施雄广来说,最好的消息,莫过于设立横店文化产业“特区”了。

  “特区”之特

  横店和东阳两方面(横店由东阳市直辖管理)正在为设立“特区”而努力。

  “我们不叫‘特区’,这样的名字太扎眼。我们希望能设立一个横店文化产业综合新区。”3月30日,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告诉《浙商》记者,东阳市委、市政府已经向浙江省有关部门提出了申请。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国家相关部委、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频频造访横店,对横店文化产业如何进一步做强做大纷纷进行了调研。中宣部与发改委来横店调研时,正是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被国务院批复之际。此前一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也被国务院批复。这无疑增强了横店及东阳方面的信心。

  “美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0%,中国只占2.78%。在横店,这个数字是28%,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徐文荣说,他希望依靠政策的推动,通过5-10年的努力,让文化产业占到横店GDP的60%。

  自1996年横店进军影视产业,至今已有16个年头。然而,横店影视城真正的快速发展,得益于2004年“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成立。到目前为止,横店共投资70多亿元,建起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华夏文化园等28个大型景区和13座大型室内摄影棚,从道具、服装、影视器材到群众演员等要素一应俱全,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到2011年底,已经有430多家影视公司在横店注册,包括器材租赁、影视拍摄、后期制作等企业,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产业链。

  借助于横店影视的号召力,横店旅游也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发展。

  “去年来横店旅游的人次突破1100万,我估计在全国能排到第二位了。”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殷旭告诉《浙商》记者说,横店旅游借助于横店的影视文化产业,近年来突飞猛进。“第一个500万,我们用了12年时间,到2008年才达到;而第二个500万,仅用了3年时间。”殷旭说,他希望下一个5年的时候,横店旅游的人次可以达到2000万。

  除了“影视”和“旅游”这两大要素外,值得横店骄傲的,还有正在形成的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横店集团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收购了120多幢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并整体搬迁到横店原样重建,形成了今天的横店明清民居博览城。2008年以后,横店又创建民间古玩艺术品集散中心,设置了100多个民间古玩艺术馆,供游客免费参观。目前横店的古玩、民间收藏品已达几十万件,超过全国绝大多数的博物馆和收藏家。

  发展瓶颈

  不过,横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

  3月29日,虽非双休节假日,横店街头仍车水马龙,交通依然拥堵。有人提出,脱胎于乡村的横店,其硬件与软件建设都留有农村印迹,已成为横店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制约因素。徐文荣也曾表示,受制于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飞跃已碰到“天花板”。

  这个“天花板”,既是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天花板”,也是横店小城市建设的“天花板”。 2010年12月,浙江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通知》,在全省27个试点中心镇之中,金华地区只有横店与义乌佛堂镇被选入。

  横店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徐文财说,由城镇向小城市跨越,一要集聚大量人口,住宅地产势必先行;二是商业地产也要齐头并进。在徐文财看来,横店正处于转型期,关键问题是缺少大型的、规模化的娱乐、休闲、购物等配套设施。“一个特色的文化中心,不可能建立在一个乡村般的城镇上,它必须具有城市的各种功能。”徐文财如是告诉《浙商》记者。

  对于横店的未来,东阳市委书记徐建华也有自己的看法:“横店要营造海洋经济特区一样的政策环境,上海金融中心一样的融资环境,美国硅谷一样的人才集聚优势,美国好莱坞一样的品牌优势。”徐建华认为,横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实践,充分体现了横店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体现了改革先行、政策引导的必要性,但还要不断改革创新。

  这样的改革思路在横店获批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上得到验证。为了实验区的改革创新,浙江省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东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管委会,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破解文化产业机制瓶颈,竭力打造发展平台,因此吸引了430家影视企业入驻,占了全省影视企业数量的2/3。

  事实上,在徐文荣看来,由于政策的限制,横店有过一次深刻的痛苦经历。2008年,横店力图投资建设圆明新园,并为此花费了大量精力,搜集了圆明园全部126个景点的景观设计图纸。然而,徐文荣的这一计划最终因土地政策的限制而搁浅。更为触痛徐文荣的,是2009年底上海迪斯尼乐园获批的消息。“用中国的土地,发展美国的文化航母,强力支持美方与弱小且资金匮乏的国内文化产业竞争,这不应该是中国文化产业崛起的路径。”徐文荣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还是跟“政策”有关。

  政策突围

  “横店号称‘中国好莱坞’,但与好莱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徐文荣说,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剧,具有非常强的“文化侵略性”——这种价值观的成功输出,使得全世界人民非常认同美国的文化与生活。横店在这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横店要再次获得大发展,必须借力政策的推动,在体制上释放出文化创造的活力。

  横店和东阳方面推动横店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并不限于“影视”和“旅游”两个方面。在东阳市委、市政府向浙江省政府提交的《关于设立横店文化产业综合新区的请示》(下称“请示”)中,目标打造“六个中心”,即:影视文化中心、特色旅游文化中心、宗教慈善文化中心、民间古玩收藏交易中心、工艺美术中心和文化会展中心。

  打造这六大中心,需要哪些政策的推动?在“请示”中,东阳方面提出了五方面的政策支持。

  土地政策上,希望将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36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列入“新区”范畴;在已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范围内,每年划拨土地指标2000亩,并持续5年不变。

  在税收政策上,希望对“新区”内从事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等文化类企业给予高新技术企业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新开办文化企业给予减免3年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金融政策上,希望鼓励区内文化企业推进债券、企业上市等多种形式直接融资;在横店设立文化产业专业银行,开展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试点工作。

  产业政策上,鼓励民办企业参与区内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并享有与国企同等待遇;开放文化产品对外交流政策,给予“新区”每年5部以上的外片引进指标。

  升格扩权上,成立横店综合文化产业新区管委会,按照正处级级别配备;新区享受县一级管理、审批权限。

  此外,“请示”还建议设立浙江省横店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从横店文化产业上缴财政的税收中,以50%的比例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反哺横店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并在新区设立之初,由省财政划拨2亿元作为新区建设启动资金,其中城镇配套设施建设经费1亿元,文化产业建设经费1亿元。在配套设施上,建议加快横店通用机场建设,并将横店列入城际快轨建设范围,将横店影视旅游专线建设及交通路标设置列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