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职业人生:反馈也有保质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14:52 来源: 《中外管理》

   人生/职业人生

   反馈也有保质期

   还记得金香蕉奖的故事吗?

   美国的福克斯波罗公司早年时,曾急需一项关系公司生死存亡的技术改造。一天深夜,一位科学家拿了一台能解决问题的原型机,闯进总裁的办公室。总裁看到这个主意非常妙,简直难以置信,就琢磨着怎样给予奖励。他弯下腰把办公桌的大多数抽屉都翻遍了,总算找到了一样东西,于是躬身对那位科学家说:“这个给你!”“这个”竟是一只香蕉,是总裁当时能拿得出的惟一奖酬。自此以后,香蕉演化成小小的“金香蕉”形别针,作为该公司对科学成就的最高奖赏。

   其实这不单单是个有关奖励的故事,更是有关反馈的故事。

   许多经理人都说:我的工作时间有一半都花在沟通上。却极少有经理人会说:我会花很多时间在反馈上。

   人们通常认为“沟通”和“反馈”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实,这完全是两码事——沟通重在倾听,而后才是说,之后赢得理解和支持,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反馈则重在即时和快速的回应,要的是结果和评价。

   当然,反馈未必总是激励,有时也许相反,但对于员工来说,无论是受到夸奖还是遭遇批评,总比得不到回馈更好,后者犹如被丢到西伯利亚,寒冷而孤寂,最能打消一个人的斗志和激情。

   所以,即使你的员工知道自己的表现很优秀,也要回馈给他你的欣赏和赞美;即使你的员工并不优秀,也不要冷淡他,给他提出你真切的要求和希望,鞭策他们成长,而不是抛弃。

   别让“无语”成为管理者的口头禅和习惯,不妨拿出“抢沙发”的热情,去给你的员工积极反馈吧!管理????????????????????????????????????(晓庄)

   了解和解决问题有着本质的差距。

   在员工有良好的表现时,就应该

   尽快给予奖励。等待的时间越长,

   奖励的效果越可能打折扣。

   积极反馈要侧重于正向的激励,

   而不要积极的抱怨和批评。

   不要忽视每一次反馈,他可能会对你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

   积极反馈比沟通更重要

   ?谢润鹏  

   ?北京星汉广告公司市场总监

   1990年代初,我成为了一家五星级酒店销售部的员工,工作环境优雅,衣着光鲜,最重要的是收入也不错。那时的五星级酒店真有点儿“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意思,我几乎不会为客户发愁,沟通也很简单。

   不要忽视每一次反馈

   那时,我有一位客户,因为合作多年俨然已经成为了朋友。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举办一些会议、新闻发布、产品推荐之类的活动,有事儿没事都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在沟通中,客户时常会提出一些需求,可能是对与客户的交情太过自信,我常常并没真往心里去。一次,客户提出公司换了新的领导,要重新考核一下合作的酒店,希望我们再多给一些折扣,以及优化一些服务细节。我表示这么多年的合作关系,价格和服务肯定都是超值的云云,而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迫切性。就是那次没有及时反馈,让我在几个月后,几乎丢掉了这个客户——他们公司新启用了另外一家合作酒店,将新闻发布和产品推荐活动都转了过去,只保留一些会议活动在我们酒店举办,业务量一下子减少了近七成。

   这个教训让我意识到,即使客户是朋友,也需要精心的呵护。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顾客只要在你这儿有过几次愉快的消费,就会一直是你的客户。给予客户及时和积极的反馈,才会让客户看到你的诚意。而及时的反馈,重点就在于解决问题。

   给反馈加个“计时器”

   几年后,我和几个朋友合伙成立了现在的广告公司。我带领的这支销售团队有20人。这个行业的流动率比较大,如何与下属保持良性的沟通,使他们持续拥有活力和激情,就显得特别重要。

   作为市场人员,经常出去拜访客户或出差,与员工见面也只是在每周的例会上。平时,我这个头儿就是一个教练和顾问,教授他们“方法论”。然而,有一件事让我意识到,当真正遇到紧急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及时反馈给他们方案,而“上课”则是后话。

   那一次,一个员工遇到一个要求挺多的客户。在谈妥条款和价格后,又开始加入一些新的要求——每投放一周广告,都要我们给出一个市场报告,而我们的做法通常是,一个投放周期(比如一个月)才会为顾客做一个市场研究报告,否则因为时间太短,很难产生效果。但顾客坚持要“实时监控”。

   这就让我有些为难,毕竟部门人手有限,而如果我们再去找调查公司做,势必会增加成本。于是,我决定先暂缓一阵,授意经办人:“告诉客户,我会为您争取,请给我一些时间”。

   慎重考虑一周后,我们决定还是满足这个客户的要求,毕竟它可能成为一个长期客户。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富有戏剧性——当我的下属把这个消息反馈过去时,对方已将广告在另外一家媒体上投放了,因为那家及时给了他们反馈,答应了他的要求,“时间就是商机,我们不可能等你们这么久”。客户说。

   真是一大教训!我与员工也保持了良好沟通,与客户也有沟通,但为什么还会失误?问题还是出在反馈的及时性上。

   因此,在这之后的工作中,我们公司制定了一个反馈程序,只要是合同之外的个性化需求,要在客户提出需求后第一时间告知公司,而公司将在48小时之内做出及时反馈。在内部,对于员工提成的兑现,也做了明确的时间限定,即款项到账后的7个工作日之内。

   有了时间的限定,也激励了员工——员工会感觉到自己只要往前冲,回过头总会看到我们在推动他前进。而这种及时反馈的制度,也让我们公司在短短一年间,从初创期进入快速成长期。管理

   责任编辑:子?荷

   1.是不是乐于积极反馈,有

   时候是性格使然,但管理

   者可以塑造团队的性格。

   2.积极反馈是过程管理的重

   要手段,“重结果,不重过

   程”早已是过去时。

   职业倦怠威胁着许多职场人,用制度去消除它。

   用反馈治愈“拖沓综合症”

   ?陈永和

   ?某科技公司公关销售部总监

   好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身处职场十多年,进入管理层也有五六年,作为一个职业人,我觉得养成一个积极反馈的工作习惯非常重要。

   在我的员工中,不乏优秀的,他们有个共同的特性——反应快。这不仅指思维上的表现,更是行动力上的快速反应,而能做到快,往往因为他们擅长积极的反馈。

   截然不同的一个礼拜

   刚当主管的时候,我曾同时将两个项目分别交给两个员工去做,期限是一周。我故意没有提别的要求,就是想考查一下他们的能力。

   在我把工作交待给王琦时,他的问题连珠炮似地一发发打过来:客户的接洽人是谁?对方是公司的新客户,以前和哪家公司合作?为什么不合作了?我们需要着重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总之,他在尽可能多地了解他接手的项目。

   接下来,他每天不是当面汇报,就是发个短信或者邮件向我反馈工作进展,而我也一定会给他反馈——提出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哪怕只是鼓励或者是一个建议。“你来我往”中,项目进展尽在我的掌握中,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另一个项目负责人是自信的LISA,她与王琦的风格完全不同,并没有给我什么反馈,但由于她从业多年,我相信她可以胜任这个项目。在这一周中,我也问过她两次工作进展是否有困难,她都表示没有问题。

   一周后,王琦的计划案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内容、形式和细节都非常完善,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而LISA却没有拿出方案,说是因为遭遇了一些突发状况。后来,我才得知是她个人感情出现了问题。当我问她为什么不提前和我反映,她说本以为可以完成,但感觉方案太粗糙,达不到上司要求。我气急败坏,那也要给我看看。果然,方案还只是一个毛活儿,需要加入许多细节。无奈之下,我要求她三天内必须拿出成品。随后,我每半天都问她一下进展,就在第二天晚上,一份合格的计划书终于放到了我的办公桌上。

   作为上司,其实我不怕员工的工作出现问题,关键是他如何对待这些问题——是积极反馈、寻求帮助,还是自欺欺人地消极应对。

   反馈是一件不能停止的事

   近几年,互动平台大大增多,众多技术手段都可以帮助你和员工进行随时的反馈和交流。这也是我特别重视的。如果谁没有及时反馈将受到相应的惩罚,既有奖金惩罚,也有非物质惩罚,比如,当一周的互动监督员,事件的相关人如果没有反馈,他有权进行惩罚。

   有一次,我因为手机不慎丢失,人又在外地出差,有一天没能和公司联系上,结果下属要请示我的事情就被拖了下来。尽管事出有因,但毕竟还是耽误了事。在接下来的一次会议上,我主动提出这个问题,并且自掏罚款200元。

   有人说,好制度是罚出来的,虽然有点极端,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当然好制度也一定是奖励出来的,只罚没有奖励便也失去了激励的效果。

   前些年,我们开展了周报制度,即每周五下班前书面汇报自己本周的工作内容、进展,并展望下一周的工作及预期。各部门经理人遗漏一次罚款100元,员工遗漏一次罚50元。半年内没有任何一次遗漏,奖励500元,如不能反馈则须和经理提前告知缘由。

   随后,这个制度被我们部门演化为日志汇报,因为部门员工要经常出差,及时的反馈更有利于管理者的掌控。以往,我们部门中总有那么几个“拖沓综合症患者”,什么工作都是不催就做不完。现在想拖也拖不起了,因为这直接影响你荷包的厚度。而长此以往,好习惯就培养出来了。管理

   责任编辑:子?荷

   积极反馈,看似一个小小的行为,

   却成就着强大的激励效果。

   反馈,是一种能力

   文/晓?庄

   实验:积极反馈促进步

   著名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对反馈效应进行了实验:

   实验者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

   第一组学生每天都能得知自己的测验结果;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得到一次成绩反馈;而第三组学生则对自己的成绩一无所知。八周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了八周教学。

   结果除第二组稳步地前进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

   心理学家赫洛克也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

   赫洛克把被试者分成4个组,在4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预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问题都要严加批语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本身的成绩则有一定波动。

   为什么“及时”让人难忘?

   为什么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证券市场总牵动着无数股民的心?为什么一张仅两元钱的福利彩票,每一期都可以售卖数亿元之多?这正是因为“及时”的效果,每个人几乎都能时刻看到自己的“成绩单”。而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样一个及时反馈的市场,即市场影响情绪,反过来情绪又影响市场,互为交织,并且呈现着放大作用。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又有众多商家搞什么“72小时不打烊,满百返/减”活动,而人们正是看重这种及时回馈的优惠,而乐此不疲地掏空自己的口袋。

   让我们再看看身边,为什么真人秀节目总是让人上瘾,正是因为你很快会得到一个结果,谁又晋级了,谁又牵手成功了。而选手们,也正是通过现场评委、观众和粉丝们的及时反馈,不断地得到激励,从而创造着更优异的表现。

   即使是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吵架,也是希望对方可以和自己有及时的反馈,也就是当面锣对面鼓地吵个痛快。而在这种即时反馈中,双方通过争吵进一步磨合,感情反而容易越来越好。反之,冷漠的关系最容易使婚姻分崩离析。

   职场冷暴力一向被称为“说不出的痛”,当人得不到反馈时,便会产生被冷淡、疏远的痛苦感,有人会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人会沉沦。

   不要让拳头打在棉花上

   员工是否愿意留在目前的企业中,80%取决于直接上司。因此,上司的反馈和评价就显得举足轻重。那么,该如何做好积极反馈呢?

   首先,及时些,再及时些。“记得你去年……”这样的句式,恐怕不少人都用过。如果上司想去激励他人,就要知道“激励也会过期作废”,甚至还会产生负作用——为什么当初你不说?有时被漠视比遭受批评还让人恼火。

   身处职场,人们对于社会认可这个层次的心理需求尤其看重,如果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多少价值,会使员工更有动力。因此,许多公司都在搞打分制,每个月都会根据员工的表现进行打分,员工会及时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认可度和对团队的贡献。

   其次,鼓励员工的自我反馈。心理学家布朗曾对反馈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发现:自我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别人的反馈,也就是自己评价和自我肯定更为重要。

   那么,是不是员工要更自信,“自以为是”就OK?当然不是。自信并非盲目自大,它来源于参照物,比如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公司的绩效考核标准等等。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像一面镜子,只要对照一下就可以得出准确的自我评价。员工可以根据自己当月的表现,计算出自己可以拿多少奖金,得到什么样的表彰。而管理者,就是要及时给予下属评价,让员工可以更准确地做出自我反馈。

   尤其对于销售部门来说,由于销售工作更具挑战性和单兵作战的特点,不断地自我肯定和自我反馈就更为重要。

   第三,慎用360度考核。人力资源部门曾一度热衷于360度绩效考核,认为这是评价一个员工的全方位反馈。但人们发现,其效果并非如期待的那样理想。比如,360度绩效反馈往往造成公司员工为了高评价,而将精力过多集中于人际关系上,而非工作本身。

   单从这种评价方式的反馈时间上来看,也存在着反馈周期较长的弊端。通常绩效考核的周期为1年或半年,员工这么长时间才能得到自己工作的反馈,很难实现激励的效果。

   所以,如果你想采取恰当的精神鼓励来激励下属的话,那么,你必须经常让下属看到自己的成果,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及时反馈。要像拳击运动员打沙袋一样,沙袋一定会迅速地将你所施加的力量“回馈”给你。在日常工作中,不妨常常给员工一些“小考”和“小测验”,随后及时公布成绩,要比“期末考试”的效果更让人信心倍增。管理

   责任编辑:子?荷

   跟管理大师学反馈

   松下幸之助:“牛排真的很好吃!”

   被称为“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

   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知道客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先生,紧张地问道:“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

   松下略带歉疚地说:“牛排很美味,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你的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厨与在场的其他人都困惑得面面相觑,松下接着说:“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对他人的付出和行为做出即时回应,不仅是有效的沟通技巧,更体现着尊重和个人修养。

   韦尔奇:突然的价值

   在管理上,通用电气前CEO韦尔奇独创了许多方法,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聚会”、“突然视察”和“手写便条”了。

   韦尔奇总会“突然”行动,像每周他不一定哪天会“突然”视察工厂和办公室,匆匆安排与比他低好几级的经理共进午餐;他无数次向公司员工突然发出手写的整洁醒目的便条。所有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对公众的行为施加影响。尤其是这些小小的便条,给人以无比的亲切和自然感,形成了一种无名的鞭策和鼓励。

   你想让员工成为什么样子,就及时提醒、督导和塑造他,而员工会以你想要的行为反馈给你。

   艾柯卡:善用书面反馈

   曾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又让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起死回生的李·艾柯卡,在工作中总是尽力鼓励部下提出实际的想法和建议。并在他们拿出具体办法前,尽量做到不去干预和影响他们的设想。他还习惯在与下属交谈后,让对方将所说的意见写成书面文字,使这些想法具体化,以弥补口头交谈的缺陷,防止自己只是被他们的想法打动而采纳了不成熟或不切实际的意见。

   同时,他还十分注重维护下属的积极性,他通常这样说:“假如你要表扬一个人,请用书面方式;假如你要使被批评者不至于过分难看,那么,请用电话。”书面表扬能体现对成绩的看中和充分肯定。当下属的工作中出现失误时,过分的难堪则会大大地挫伤乃至毁灭他们的积极性。

   用书面的形式去弥补和完善反馈中的不足,可以起到更为有效的激励效果,锦上添花。管理

   摘编:九?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