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钢并入五矿传言甚嚣尘上 收缩战线控风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5 00:44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索寒雪

  5月2日,有传闻称,国资委已经基本敲定将陷入困境中的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五矿”),不过这一方案最终还需国务院的批准。

  该传言虽然没有得到双方的认可,但是面临巨额亏损的中钢确实开始收缩战线,控制风险。

  中钢进入止损期

  “中钢与五矿的合并传闻在圈内传了很久。”北京一家央企钢厂高层向记者透露,“中钢目前负债数额很大,所以双方的合并不可能一蹴而就。”

  2012年5月,距离中钢前任董事长黄天文“下课”整整一年之后,巨额亏损的中钢将被并入五矿的传闻不胫而走。

  虽然传闻被中钢和五矿出面否认,但是中钢未来的命运依旧为业内人士担忧。

  “自从黄天文离开中钢后,中钢的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放弃了很多项目,行事也变得非常保守。”中钢下游铁矿石经销商田勇向记者表示。

  黄天文曾是中钢最具代表性的领导者。在2003年就职中钢集团董事长一职后至2011年卸任,黄天文的“业绩”一直争议不断。

  黄天文先是带领中钢在海外和国内进行大笔投资,但是多以亏损告终。从2008年到2011年9月,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9.99%、90.65%、91.14%、91.29%。截至2011年9月末,中钢集团资产总额1268.56亿元,负债总额1157.89亿元。

  “现在中钢有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就是控制风险比赚钱更重要。”田勇透露。现阶段,铁矿石贸易商通常的做法是积累库存,然后伺机高价卖出。但是“中钢现在的库存非常少,只是经手进口铁矿石,赚取手续费,这个利润非常少。虽然风险也小,但是这样很难赚到钱,过去的损失根本无法弥补。”田勇说。

  中钢贸然跃进

  中钢目前的保守也是因为吃过几年“大跃进”的亏。

  2009年前后,中钢相继在澳大利亚、印度等主要铁矿石产地购买资产或者投资建设钢厂。当时的董事长黄天文人气如日中天,在国内多个领奖场合,他都作为主要发言人。

  2009年,黄天文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达自己的思路,“现在是贸易全球化的时代,中钢完全可以使用国内的技术在海外开设工厂。”

  当时的中钢正在与印度当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起初是合作开发铁矿石矿山,随后便将合作拓展到铁矿石加工和钢厂建设领域。

  同时,黄天文还描述了另外两个澳大利亚项目,“随着世界各地的铁矿不断被发现和开采,铁矿石的供需差距正在得以缓解,中钢在澳大利亚的两个铁矿项目运行状况就非常好。”

  而真实情况并不像黄天文表达的那么“理想”。

  2008年,中钢计划在印度建设500万吨级的钢厂,计划投资40亿元,随后还将进行矿山合作等项目。“由于后来印度对出口的铁矿石加收30%关税,加上中国钢厂需求疲软,所有中钢在印度的项目几乎都处在停滞阶段。”印中经济文化促进会主管田芙蓉向记者表示。

  而中钢在澳大利亚的项目同样不容乐观。2008年在黄天文的带领下,中钢收购了澳大利亚中西部铁矿公司(Midwest)。

  “我们和中钢一起竞标。”首钢人士向记者透露。“我们认为这个矿的储量不确定,所以没有买,但是中钢花了高于数倍的价格收购成功。”

  据了解,2008年,首钢出价8000万澳元购买该矿山,但是中钢最终的成交价格达到了13亿澳元。

  “现在来看,这个矿山的运营并不理想,储量确实是存在很大问题。”上述人士表示。

  除了“豪掷”之外,中钢在新的合作模式上进行过探索,但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2007年,中钢与河北纵横进行合作。当时,河北纵横决定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新建一个年产600万吨板材的钢铁联合企业。这一项目由中钢集团负责原料采购、进货运输、工程总承包及钢材销售,所需资金主要由中钢“垫付”。

  时势“毁”英雄

  实际上,中钢在澳大利亚的收购案一度被评为年度优秀收购案。黄天文的“跃进”也一度被认为是胆识的象征。

  “如果追根溯源,只能说是中钢面临的时机不好。”曾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就职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实中钢和五矿根本就是一家。

  冶金工业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曾经的组成部门之一。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冶金工业部被撤销。“冶金部撤销之前,成立了两个贸易公司,一个是五矿,另外一个就是中钢。”

  冶金部在成立两个贸易公司的时候,对两大公司进行了分工,“五矿主管铁矿石等原料的进出口业务,而中钢则主管钢材的进出口业务。”

  在2000年前后,中国的钢材出口优势非常明显,中钢一直盈利。“当时冶金部好几个司长都到中钢做高层领导。”

  与此同时,“五矿的效益则非常差,当时的铁矿石价格只有200元/吨。”从2005年开始,铁矿石价格飞涨,贸易优势异常明显。

  而中钢与之联系紧密的钢厂开始进入薄利阶段,“钢材的价格跌落很快,几乎所有的利润都被铁矿石原料商赚去了。”上述人士表示,“钢材下游相关的企业几乎都处在薄利阶段。”

  数据显示,近年钢厂的盈利与一年期存款利率相当,在4%上下,与低利润的纺织行业相当。

  “中钢在这种情况下,一直想摆脱下游的泥潭,向上游进军。”上述人士表示,“但是,在资源配置上,中国在上游铁矿石领域并不占优势。所以,急于进取的风险非常大。”

  中钢钢铁工业协会表示,今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继续面临市场需求减弱、钢材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高涨,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的严峻形势,第一季度钢铁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下滑,由钢铁生产主业亏损变为行业亏损,亏损面达33%。

  “只有钢材加工是由河北纵横负责,其他环节都由中钢负责。这是对贸易商合作模式的创新。”但是,中钢的探索并不成功,在该项目上,中钢被占用资金70亿元,在黄天文离开中钢后,中钢开始在该项目上撤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