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绑定”你,基金经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5 05:47 来源: 经济日报在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毒胶囊”事件中,有专家安慰那些因吃下不少胶囊而忐忑的患者:一天吃几个这样的胶囊,不会有什么问题。虽然言者并无恶意、说的也是事实,但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那你吃吃看?!
促其“自食其果”,就是一种利益绑定机制。记得曾有一个著名的营销案例:为了证明自己的涂料产品不含有毒物质,经理在销售现场把涂料当成饮料咕嘟咕嘟地喝下去,用的也是“绑定”的苦肉计。
既然经济学假设每个人都是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利益绑定”无疑是增加相关各方责任感的好办法,有时候甚至是惟一办法。比如,要是哪位基金经理吹嘘他那只明明账面亏损的基金“跑赢了大盘”、取得了相对收益,你不妨问问他怎么不多买点儿等着赚钱。
日前,证监会发布《关于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基金管理公司针对高级管理人员、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等购买本公司管理的或者本人管理的基金份额事宜,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此举就可以视为监管层试图推动在基金从业人员与基金持有人之间建立利益绑定机制。
虽然几乎每家基金都表示“以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浏览刚公布完毕的基金2011年年报,却很难让人看出从业人员与持有人的利益一致性。2011年,64家基金公司整体亏损5000多亿元,偏股型基金20%的亏损超出了同期大盘的跌幅,但依然收取了288.64亿元管理费,此外还要加上不菲的银行托管费和券商佣金。不论基民蒙受多大损失,基金公司总是旱涝保收,在当前市况不佳的背景下,这种盈利模式难免受到质疑。
投资基金,基民的关注点在于基金的盈利性,“赚钱是硬道理”;而基金公司的兴奋点则在于基金的规模,“有规模就有一切”。看起来并行不悖,但在实践中这两个利益诉求很难和谐共处。比如,基金的长项是“专家理财”,但由于扩容速度过快,导致基金经理人才缺失,新成立的基金到处“挖人墙脚”,老基金的经理频繁“跳槽”,不是揠苗助长“嫩将”挂帅,就是“一拖二”、“一拖三”甚至“一拖多”地应付,怎能不影响业绩表现?
虽然按照契约型基金的“契约”,投资者对“牛市没涨价、熊市不打折”的管理费也无话可说,但在一个开放市场中,投资者有用脚投票的选择,基金单向盈利的“独角戏”就很难演下去了。
市场说明一切:2010年和2011年,公募基金的发行数量逐级抬升,连创新高;但由于缺乏赚钱效应,遭受投资业绩下滑和净赎回“双杀”,行业的资产净值规模同期却出现连续两年下降。截至4月19日,今年以来又有61只新基金成立,但6.92亿份的平均首募规模却是历史新低——资料显示,在2008年股市大熊市中,新基金平均募集规模尚且保持在18亿份左右。
因此,哪怕是为了“把产品卖出去”这样关乎自身生存的基本目标,基金也应该主动让渡出部分“你与我不相干”的自由和便利,寻求与基民某种程度上的利益绑定。
基金经理投资于自己或本公司管理的基金,在国外基金市场已是较为通行的做法,美国2010年有约50%的基金经理持有本公司旗下基金。国外机构在此方面的研究表明,基金经理自愿购买旗下管理基金的投资额度,与其管理基金的投资业绩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目前,国内诺安、华宝、中欧等数家基金公司已经实行或正在酝酿员工的“持基激励”计划,虽然成效不一,但肯定利大于弊。
在各基金公司拿出具体办法前,鼓励“持基”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操作的意义。说到底,“持基”是一种辅助手段,要真正建立市场各方共赢的长效机制,还须从根本上改革从业人员激励制度、完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