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非胶囊药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5 09:02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见习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感冒了,原来习惯是吃速效伤风胶囊的,现在不敢吃了。咱这儿有非胶囊类的药吗?”5月4日,北京市通州区某药房内,一位顾客问道。
药房销售人员询问了他的症状——低烧、喉咙痛,然后拿出一盒复方大青叶片,推荐说,这个药是片剂,清热消炎,同样也能治疗感冒。
“我们卖的一直是合格药品,但与以前相比,消费者心里却多了一层顾虑,买药的时候会问,这个药是不是‘毒胶囊’?”凯尔康平价药品大卖场北苑店的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新华平安大药房的一位销售人员5月4日表示,在选择胶囊类药品时,顾客现在普遍会比其他药品慎重一些,有的患者甚至一听是胶囊包装的药就不要了,转而选择片剂、丸剂、颗粒等其他类别,这种情况每天都有,能够占到顾客总数的60%-70%。像阿莫西林,即使不是胶囊的,大家也不敢买了。
有些顾客指明不要胶囊,有些顾客则对品牌特别在意。福瑞宏达大药房通州梨园分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修正牌的药现在卖不动了。过去,修正是大厂家,广告打得多,大家都认可,卖得非常好。而现在,很多不合格的已经下架,那些剩下的,即使不是胶囊类的药品,也都卖不出去。
事实上,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现象,不光修正有,其他几个品牌也存在。
除了药房,药企受到的影响更大。夏先生是北京某药企的QA(质量检验员),他表示,近期刚刚接到药监局通知,5月1日之前的批次,出厂前都要经过区一级药监局的现场检查,抽查率为100%,然后才能销售。因为这个政策,他们企业现在很多药品都等待检查,发不了货,已经影响到了销售。
“这个政策会不会长期执行,目前还不清楚。我们公司只有一个品种是胶囊,而对其他胶囊品种多的药企,影响可能更大。”夏先生表示。
药企的上游还有胶囊生产企业,他们是真正的重灾区。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那里是空心胶囊的主要产地之一,全国目前有生产许可的空心胶囊企业约为130家,新昌就占了41家,是全国的1/3。
5月4日,记者试图采访新昌县胶囊协会会长王伟良,工作人员表示,王会长正在乘坐航班,联系不上;但新昌的胶囊生产企业目前都处于停工状态,受“毒胶囊”事件的影响非常大。
从患者到药房,从药企到胶囊公司,大家都在叫苦。但根据行业协会的分析,情况还不算太糟。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工作人员表示,“毒胶囊”事件是工业上的事,商业系统作为下游,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周燕表示,目前从药品的生产情况看,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其中或许有数据滞后的原因;不过,行业出事了,大家对产品有疑问,这无疑是会造成一定影响的。对于有问题的企业来说,被药监部门查出,影响是最直接的,而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更多则是警示。
从长远角度来看,专家的分析都很乐观。国元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刘斌表示,“毒胶囊”事件有利于行业洗牌,将查处不好的公司,堵住源头,从而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国泰君安的报告指出,毒胶囊事件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是“唯低价是取”的招标模式,政府已开始思考从“唯低价是取”转向“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毒胶囊”事件的爆发将加速这一政策的执行,医药制造业增速有望在2012年内回升。
德邦证券分析师李项峰也认为,“毒胶囊”事件对于医药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利好:首先,通过“毒胶囊”事件,国家会逐步重视起药用辅料的安全问题,而药用辅料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个市场空间非常大;其次,国家在一味追求“唯低价取”的药品价格策略上应该进行反思。虽然不奢求国家会放弃控制药价的政策,但是预计在控制药价幅度上应该会有所缓和,毕竟给药厂合理的利润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基础。
5月4日,在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取药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这儿没有感受到多大影响,胶囊类的药物卖得还行。一位外科医院也表示,只要是他开的药,患者都会接受,还没有患者说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