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亨利式”结局 “奥巴马式”改变(国金时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8 03:3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奥朗德还是赢了。这是一个“欧亨利式”结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与4年前备受瞩目的奥巴马上台类似,奥朗德也喊出了“改变,就是现在”的总统竞选口号。但口号好喊,执行更难。看看4年之后,奥巴马又兑现了多少?奥巴马当年500多条承诺,如今也只有小部分兑现。奥朗德带领下的法国,是否也会迎来“奥巴马式”的改变?

  萨科齐留下的是一个“乱摊子”。对内,经济低迷、财政失衡、失业率高企;对外,欧债危机持续、信用评级遭降,金融环境恶劣。但在“默克齐”时代,德法同舟共济,“逼迫”欧元区国家进行财政紧缩,维持摇摇欲坠的欧元信用,是一条出路。以“改变”为名上台的奥朗德,要走的是另一条路,奥朗德美其名曰“增长之路”,但紧缩未行,债没还清,内需不足,工业不振,如何增长?

  对这一点,观察家们普遍悲观。奥朗德有一个“法国梦”,即重回“密特朗时代”。但在一个没有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却成长出“金砖五国”的“密特朗时代”,奥朗德认为中国是法国贸易逆差的“祸根”,反对中国“经援”欧洲。从这一点就可看出,奥朗德“法国梦”只是个梦而已,并不是“实事求是”对待世界发展趋势的态度。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能暂时安慰当下不安的欧洲选民,但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定。欧洲历史上,有多少野心家,就是借此上台的?

  欧美的选举制度,遵循一种“你满足我,我就满足你”的逻辑。竞选人“鲜亮而实惠”的口号,才能最终赢得选举。在经济繁荣期,这一逻辑没有问题。但一旦进入经济萧条期,民众的诉求会被无限放大,当选人兑现这些看似很美的要求时,经济的危机和社会的动荡也埋下祸根。但总统是一茬一茬的,最远的规划也不超过8年(两个任期),总以为未来会解决这些隐患,但未来已不堪重负,比如欧债危机。

  历史会重演的。上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党的第一任总统密特朗在上台之时,就曾向法国民众给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措施的承诺,并最终兑现了诸如“扩大带薪假期、削减法定工作时间、扩大社会保障”的政策。但事实上,当时的法国也曾因一步跨入高福利国家门槛而时不时陷入货币政策的漩涡。当时拯救法国的,也是德国。

  政府满足民众不断提高福利要求,并没有错,但“勤奋工作”的概念却不能忘却。法国人不愿正视自己每周35小时的工作时间以及一年超过30天带薪休假的慵懒生活,与目前举步维艰的经济、不断高企的失业率之间是否存在什么联系。

  欧洲人反对紧缩措施,这显而易见。如今再去追究到底谁该为过去的政策负责,已经没有意义。悠闲而有尊严的欧洲人,都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种不满。难道会是奥朗德描绘的“增长之路”吗?

  整个欧洲在经历了长期并不合理的高福利之后,都面临着“艰苦转变”或者“维持现状”的选择,事实上,人们并没有什么选择,“艰苦转变”是惟一的出路,选民只能在“主动转变”或“被动转变”之间做出抉择。但似乎欧洲的选民并没认识到这一点。

  这是市场最担心的地方。对待选民的不安,并不是一味地给出500条或者1000条选民喜爱、但又不能兑现的承诺,或者任由理想主义高涨而给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政策。欧洲各国当选者应该帮助民众认识到“努力付出”而不是“一味索取”才能走出困境。

  总之,对于新上台的奥朗德来说,带领法国人民“艰苦转变”,而不是一味地承诺选民。同时,客观认识世界格局的发展,而不是主观停留在“密特朗时代”的“法国梦”中,才是认真对待民意,避免“奥巴马式”改变出现的真正举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