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含氯门不能止于道歉退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9 01:02 来源: 经济参考报据报道,在可口可乐“含氯门”事件曝光半个多月后,可口可乐(中国)公司才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道歉,并同意消费者退货。同时,可口可乐公司继续强调产品“无安全问题”。
对此,不少网民认为,有着126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公司面对此次“信任危机”,先是遮遮掩掩,后又吞吞吐吐。从宣称“含氯门”事件为“误传”,到承认操作失误正式致歉,再到宣称“产品安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最终道歉,这个国际饮料巨头挤牙膏式的回应态度令人难以接受。可口可乐公司应向中国消费者赔偿,而不能止于道歉、换回或销毁“问题”可口可乐。
“被迫”道歉缺乏诚意
署名“迟月”的博文认为,从4月17日内部员工爆料“该公司将疑似受到氯污染的产品当合格产品销往市场”到现在,可口可乐一直含混回应、不正视问题,先是玩弄文字游戏、澄而不清,继而迫于压力被迫致歉但拒不召回问题产品,此后,也只是勉强同意退货,但并不赔偿。为什么能在本国循规蹈矩的可口可乐公司来到异国他乡后,态度反而如此傲慢无礼?
署名“陈稽元”的博文认为,道歉总是姗姗来迟,问题总是出得太快,在出事之后,非但没赶上道歉的末班车,更是各种借口漫天飞舞,而公众提出的“是否召回”、“是否赔偿”等实际问题却被抛之脑后。不过,可口可乐道歉的态度暧昧,再装诚意的道歉,也没有实质性意义,要知道企业不能没有诚信,不能没有安全,不能没有质量的保障,不能丢失责任感。那些自以为用道歉就可以蒙蔽公众心理的人,是不可能侥幸逃脱的。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署名“安公子青衫”的微博(http://weibo.com)认为,立顿红茶含违禁农药、可口可乐含氯水事件,在一连串国产食品成毒食品后,洋食品也呈前赴后继之态,但洋牌子拒不道歉或辩称符合国标,为何敢有恃无恐?
网民“青春留念式”认为,可口可乐是曾经多么让人信任的品牌,它本应该负起责任,始终保证产品质量。即使出现问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不负责任、拒不认错的傲慢态度。此事件也警示中国消费者不可盲目信任洋品牌。
署名“周人杰”的博文认为,产品安全问题的背后,为何企业事后的处置、公告总是姗姗来迟?为何道歉、召回的态度常常缺乏真诚?为何对于质监部门的调查遮遮掩掩?对于百年企业,恐怕不是一句“橘生淮北”就能敷衍了事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显然无法推卸。企业社会责任的要义,就是为公众、为社会提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与服务。目前,中国的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大型企业肩负着比一般企业更重的责任。只有形成成熟的商业伦理,“企业公民”才能与中国的经济一起,获得持续而有力的成长。
应向中国消费者赔偿
署名“罗竖一”的博文认为,事实上,无论可口可乐公司是怎样“自我标榜”,都无法改变其“问题”可口可乐已经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这一“事实”。因此,可口可乐公司应向中国消费者赔偿,而不能仅限于道歉,换回或销毁“问题”可口可乐等层面。
署名为“徐立凡”的博文认为,强调含氯产品安全,并对退货、赔偿避而不谈,是为了极力保住多年的市场口碑,尽量淡化冲击,避免在法律体系等更复杂的情形中解决问题。但真要让消费者相信受污产品的安全性,靠单方声明和销毁产品无济于事,更有公信力的程序是保留含氯产品,让出自己控制的产品质量证明权,通过非关联方的权威化验向公众释疑。此外,对于退货或可能的赔偿事宜,设置出明确的程序进行配合。尊重消费者,就应让消费者说话,而不是可口可乐公司自言自语。
(记者 史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