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以无形驾驭有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9 01:2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昨天的“日日谈”,谈到让中国的GDP变轻些,也就是更加依赖服务经济与知识创新。文章发表后,笔者又咨询了两位专业人士的观点,补充如下。

  奇虎360(QIHU.NYSE)的财务负责人表示,像百度、腾讯、奇虎这样的公司,最重要的资产都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中,人才、团队是重要因素。比如你花1000万美元收购一个公司,它的办公设施等有形资产可能很少,主要是为了收购它的人才、专利技术和用户份额。而美国的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认定更加积极。

  德勤公司一位合伙人表示,中美会计准则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可认列)非货币性资产”,企业内部的研发成果并不能计入无形资产,即使注册为专利,也不能资产化。但是当该企业被另一企业并购时,这些无形的价值因为得到了货币化、资本化的“认定”,可以列入收购方的资产。也就是说,无形资产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并购实现的。美国会计准则还有一个特点,即“案例法”,那些已经发生的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相关联的案例,会成为判定价值的指南。近几年的“防御性无形资产”(如专卖权、专有代理权)即源自新的案例。

  谷歌去年宣布耗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后者的约1.7万个专利。Facebook上月宣布以1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收购只有十多个员工、2010年秋才成立的Instagram,看重的是该公司在共享照片方面创造的用户体验、不断增长的用户群以及“充满智慧的开发团队”。消费品领域的收购案例则表明,品牌具有极高价值。按BrandZ全球品牌100强的发布,2011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是苹果,品牌价值高达1530亿美元。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驾驭劳动、无形驾驭有形、文化驾驭物质、品牌驾驭产品的时代,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看不见的。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依靠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迸发,依赖创新型的制度和文化。所有这些,能靠命令、管制、审批、灌输去达成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