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帽子电话亭挥别京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0 01:59 来源: 北京晨报昨天下午,南菜园街边,三个工人师傅,一镐一镐刨开土,把两个背靠背的“黄帽子”电话亭挖出来,埋上了新的有机玻璃电话亭。按照规划,未来3年内,全北京市的黄帽子电话亭都将更新换代。
“黄帽”变“花帽”
“要拆了吗?我挺喜欢这个电话亭的样子的,两个半圆靠在一起,好像一个心的形状,挺有特点的。”一位过路姑娘举起手机,拍下了这即将退休的黄帽子。
1992年,从巴西引进的“黄帽子”电话亭出现在北京街头。从玻璃柜变成奇怪的半圆形,黄帽子电话亭也成了街边一道风景。不过,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黄帽子”电话亭就成了“小广告的乐土”,“刚开始是换房广告,后来是包治百病的医疗广告,现在最多的就是办证广告。”说起维护“黄帽子”,中国联通西城营业厅的一位工作人员直说头疼。
记者看到,在南菜园街边的这些黄帽子电话亭,也都免不了这个命运,几乎每个电话亭上都成了“花帽子”。“这些小广告特别不好擦,‘黄帽子’本身就是油漆的,擦掉字迹的同时也会擦掉一层漆,时间长了很难看,重新刷漆又是个大工程。”(如图)相比之下,新换的有机玻璃电话亭,抗擦的能力明显强得多了。
据联通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黄帽子”岁数大、维护麻烦且维护成本高,北京今年将至少改建3000个电话亭。未来3年,所有的电话亭将改建完毕,届时“黄帽子”电话亭将彻底成为北京的历史。此次改造,背靠背的两个电话亭也将变为单一一个电话亭,这也是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利用效率。
近年业务量有所增长
从一个小区一两部电话,到街边遍布公用电话,再到手机普及,公用电话在城市中的作用可谓大起大落。据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历史上公用电话业务量最大的时期,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最近几年有媒体质疑,北京的公用电话亭已经成为街头公共资源的“鸡肋”。对此,北京联通的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确实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这种情况已随着市政公交一卡通在电话亭中的使用而有所改观,如今公用电话的业务量有了明显回升。有数据显示,2010年6月至今年5月,全市公用电话亭通话总时长达到1770万分钟,平均每天每部电话的通话时长已达16.31分钟。
未来电话亭可叫出租车
如今,市政公交一卡通可说是北京人人手必备。据记者了解,使用一卡通在公用电话亭拨打114查询地址电话等信息,都是免费的。“体现电话亭的方便,也给市民方便。”
联通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联通正在进行一个计划,未来北京的电话亭可以叫出租车。由于电话亭的位置都有记录,只要拨通号码,出租车就能知道叫车人的位置。而安置在机场酒店的公用电话,有些还可以直接使用visa、mastercard等更国际化的卡。
晨报96101热线新闻
记者 张十月/文 李木易/摄
■新闻内存
北京的公用电话
1982年9月22日
西单北大街安装北京第一座投币式公用电话亭。
1984年6月
第一批限时式投币公用电话亭启用。
1986年
投币公用电话亭猛增至336座,但损坏严重,有近一半的电话亭丧失功能,大部分是人为造成的机械故障。
1989年11月9日
引进第一批无人值守磁卡式公用电话30部,安装在长城、兆龙等十几个宾馆及首都机场、电报大楼等处。
如今
全市约有1.7万个电话亭。1992年投入使用的黄帽子,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据北京地方志《电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