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主权的意志不容误读(国金时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0 02:3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黄岩岛事件已经发生整整一个月,虽然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先后三次约见菲律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就黄岩岛事件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但菲律宾方面,在其所谓盟友表示“中立”后,依然没有缓和之意,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误判形势,在黄岩岛问题上越走越远。
2010年上台的阿基诺三世政府,在面对海外投资减半、财政赤字和失业率“双高”以及近10%的通胀率时,不但没有认清造成这些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反而希望拉拢一些大国,借助南海问题制造争议,来提高自己在东盟以及东亚的政治地位,并试图以“政经分离”的政策,与中国讨价还价,谋求看似有利实则无益的所谓“利益”。
菲律宾领导人的“算盘”看似精明。制造事端,求取关注,在大国间玩弄“平衡”,对内巩固统治,转移视线,对外想谋求利益,浑水摸鱼。但中国有能力、也有手段让这种“如意算盘”不“如意”。如果阿基诺三世政府乐于见到失去一年超过70亿美元的劳务承包合同,失去大量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失去一个连续6年贸易增长过30%的贸易伙伴的话,中国也不介意做好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一贯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南海问题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系统提出了解决海洋争端的战略思想,即“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搁置争议”是以“主权在我”为前提,为各方“和平共处”营造良好的对话环境。
从现在的情况看,菲律宾方面并没有理解中国在这一方面的态度和立场。而是采取一种“搁置主权,制造争议,强行开放”的姿态。如果菲律宾认为,中国就“黄岩岛事件”坚持外交上的交涉,是一种“搁置主权归属”的行为,那是非常危险的。
其危险有三:首先,菲律宾方面没有看到中国历来对于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其次,没有理解中国对于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无论对内或对外,和谐稳定的环境都不容肆意破坏;最后,没有认识到如果“黄岩岛事件”发酵成“黄岩岛模式”,中国对于把握该“模式”向“方方面面”所展示的“示范”作用,是有决心、有方式、有手段的。
“在其位,谋其职”,阿基诺三世应该客观分析世界格局的变化形势,了解广大菲律宾人民和平发展的诉求,而不是沉浸在玩弄平衡、转嫁矛盾的权术之中。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黄岩岛事件”虽然已经持续一个月,但中国绝不会任其发展,任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各方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指手画脚、讨价还价”。
中国和平共处的原则是坚持不变的,但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意志历来同样是坚定不移、不容误读的。菲律宾以及其他各方,借“黄岩岛事件”打的“如意算盘”也终将不会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