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海信托精准减持34亿赚两成 银信券百亿套利 攀钢钒钛承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0 03:2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 建;杨志锦

   历经整体上市、重组周折之后,已锁定脱胎换骨的攀钢钒钛(000629.SZ),却不料因其现金选择权而迫临套利资金集体逼空的时点。

   5月9日,攀钢钒钛公告:第三大股东中海信托于2010年12月21日至2012年5月7日期间以11.92元/股均价累计减持2.86亿股,占总股本5%,减持后,该股东仍持有7153万股公司股份。

   与其他机构不同,中海信托自出现在攀钢钒钛的股东行列里就有特殊性。资料显示,2009年4月,为锁定攀钢系(攀钢钒钛、攀渝钛业、长城股份)整体上市两年后第二次现金选择权约6%的年化收益率,中海信托以股票回购信托形式受托执行工商银行理财计划,购入攀钢系三只股票。攀钢钒钛由此成为A股首家被银行理财产品间接举牌的上市公司。

   由于当时攀钢系三只股票股价较低,与攀钢钒钛给出的整体上市现金选择权价格形成不小套利空间,包括中海信托在内的银行理财、财务公司、券商等逾百亿套利资金蜂拥而入,由此也给如今套现攀钢钒钛的情况埋下伏笔。

   粗略统计,时至今日,中海信托累计套现达34.14亿元,是规模最大的套现资金。除此之外,两年余间,其余套现资金也陆续撤退。而截至目前,悉数套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普遍在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状况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上演。接受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称,套利资金一般有时限要求,而随着攀钢钒钛重组完成,利好出尽的2012年是其最后的选择时点。据其称,攀钢钒钛168.6万元的2011年净利已大大低于市场预期,短期内,股价空间并不大。

   中海信托34亿套利获利20%

   从中海信托的减持路径,其套利最为集中的区间则主要在2011年上半年。这使得其此轮套现成功避开了A股去年年中开始的低迷时期,获得了较高的套利收益。

   公告显示,中海信托减持皆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完成。其中,第一次减持是在2010年12月21日至2011年1月5日,均价为11.53元,共成交7357.49万股,占总股本1.28%,套现额约8.48亿元;而第二次套现,截至2012年5月7日,则成交达到21274.99万股,占总股本3.72%,远高于此前的减持量,而成交价格12.06元也较有所提升,套现达25.66亿元。

   对比攀钢钒钛2011年半年报,中海信托在2011年上半年减持高达17513.38万股,占到第二次套现披露的八成以上。其中,第一季度减持高达12076.88万股,第二季度减持5436.5万股。2011年下半年,中海信托仅小量减持。在第三季度减持2920.82万股后,第四季度一股未减。

   从K线走势看,中海信托减持可谓精准。去年一季度,公司股价处于全年高点,最低达11元,最高达14.39元。而第二季度股价虽然一度下滑,但最低仍有10.27元,而最高则飙升至14.61元。与此相较,攀钢钒钛去年下半年则一路下行,并在12月下旬探底至5.04元,降幅逼近200%。

   依照此前公司披露,中海信托2009年4月首次举牌攀钢钒钛,买入20123.75万股的价格在9.56元/股-9.62元/股之间。而后增持价格也在10元左右。若其总持股3.57亿股,以10元成本价粗略折算,其套现额基本已回本,而其仍剩余市值约6亿元的股份。由此计算,其收益率将达20%左右,将显著高于该理财产品设立时预期的3%的最终年化收益率。

   鞍钢助力套利机构?

   不过,从攀鞍重组的整体进程以及中海信托的高位套利进度来看,实际控制人鞍钢对其股价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值得斟酌。

   记者注意到,2009年8月公司换股整体上市之后,其与鞍钢的重组预期也迟迟未予兑现,股价表现一直不愠不火。直到2011年第二次现金选择权即将到期前夕,股价仍徘徊在8.5元上下,而鞍钢许诺的现金选择权价格则高达10.55元。由此,鞍钢将面临高达约200亿元支付压力。

   2010年12月16日,因证监会核准鞍钢并购攀钢,股价连续5涨停,从9元左右迅速飙升至12元。中海信托此时恰好成为第一家套现机构。在剩余的9个交易日减持达6397.49万股,占其第一轮披露减持量的9成。

   而在其减持高峰的2011年上半年,鞍钢更公告表示,将对公司进行增持。据其2011年5月27日公告,鞍钢集团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在股价低于10.55元/股的情况下,以自身名义增持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已发行总股份的2%,并承诺在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其持有的股份。

   数据显示,除5月27日当天增持145.6万股外,鞍钢一直在增持。其中第三季度达1427.37万股,第四季度达838万股。从增持期的价格区间来看,鞍钢已累计投入约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觊觎第二次现金选择权套利的资金也循中海信托脚步退出。从前十大股东的变化来看,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在2011年上半年分别减持3578.98万股、3309.41万股。而与此同时,在中海信托首次减持同时,光大银行发行的最高额度10亿元理财产品也在现金选择权当日全部卖出。

   “这些资金当初接盘的价位并不低,10元左右,相对现金选择权收益并不太大。主要目的是为鞍钢重组平稳过渡,以免因行权造成公司退市。友情成分很大。”公司某知情人士说。但为了让悉数资金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不至于出现亏损的情况,鞍钢托市在情理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逐利资金套现。

   机构抛压潜行

   机构的大笔套现撤出,对攀钢钒钛后市却构筑了无形的压力。

   据攀钢钒钛披露信息显示,在首次现金选择权申报截止的最后一个月内,也就是2009年一季度末,共有至少8家机构约100亿元资金购入攀钢钒钛约10.32亿股,除中海信托等以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现身外,财务公司、券商都积极参与。

   数据显示,工行理财计划通过中海信托最终买入攀钢钒钛35785.86万股,并以8.89%的持股比例位列攀钢钒钛第二大流通股股东。建行、中行两款理财产品最终分别购入攀钢钒钛14551.43万股、8024.64万股,分列第四、八大流通股股东。除此之外,中信银行一理财产品也悄然买入了攀钢钒钛6168.18万股,而光大银行发行的最高额为10亿元理财产品也在同期买入,只是并未进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除此之外,信托资金也为主力资金。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利得盈现金选择权信托以14551.43万股的持仓量位居公司第五大股东;中信信托——套利通2号、中诚信托——中银理财1号单笔资金信托分别购入10912.98万股和8024.64万股攀钢钒钛,成为第七、十大股东。

   财务套利的投资客则来自上汽集团。

   该公司及其间接控股的上汽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也在中海信托之后连续买入2.2亿股攀钢钒钛。除此之外,海通证券是参与套利的最大券商,合计买入10374.98万股。

   显而易见,此轮套利资金在三年来的逐渐退出,将使攀钢钒钛股价处于下滑状态。中海信托表示,未来12个月将不排除继续减持该股。而截至2012年一季度,海通证券仍持有该股5629.84万股。

   “由于理财产品的兑付存在一定时间限制,一般情况都会及时套现。虽然基于上市公司的套利设计,可能比较特殊,但即便延期也需一定条件,比如提高收益回报率等。”四川某银行理财产品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据他称,机构2012年或持续减持,将对股价构成负面影响,而公司盈利转好却仍需时间检验。

   5月9日,受此消息影响,攀钢钒钛大跌6.02%,收于8.27元。而此前连续四日上涨,曾创下半年新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