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净资本达标大限已过多家信托涉嫌信披不充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01:2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李高阳

  [ 在银监会2010年8月出台的《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中有两条信托公司净资本“红线”,即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 ]

  近期,各家信托公司陆续发布年报,各项指标中,净资本状况无疑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不过,一些信托公司在2011年年报中并没有披露净资本状况,业内人士认为,这与监管层要求相违背。

  净资本状况成谜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年报披露情况来看,未披露净资本状况的信托公司,既包括上市企业陕国投,以及正在申请IPO的中海信托,也包括中信信托这样的行业“龙头”,还有厦门国际信托、西藏信托、华宝信托等中小型信托公司。

  陕国投年报虽未提及具体净资本情况,但其年报中指出,增资扩股突破,困扰公司发展的资本瓶颈问题得以破解。

  主要包括,针对资本金严重偏低、净资本不达标致使业务资格、市场竞争力、发展空间等受限的难题,公司启动定向增发,21亿多元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注册资本、净资产和净资本实力有效增强,净资本大幅扩充后公司业务发展空间随之有效拓宽,综合发展能力提升有了坚实基础。此外,陕国投面对净资本达标等压力,积极开发净资本集约型信托产品,主动改善业务结构。

  中信信托年报中关于净资本的阐述为,报告期内,公司初步确立以净资本管理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管理体系,将公司风险资本控制在可承受水平之内,积极推进公司形成净资本约束下的集约型业务发展机制,从而确保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与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相匹配,实现公司长远审慎运营和稳健发展。

  而被称为“开启18年来信托公司IPO破冰之旅”的中海信托,在其年报中对净资本情况也是只字未提。

  实际上,关于信托公司的信息披露有着明文规定,在2005年初,银监会曾出台《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信托公司定期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关联交易及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客户及相关利益人予以披露。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信托公司应披露年度报告,包括自营资产财务会计报告、信托资产管理会计报告、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重大关联交易等信息;临时公告,即发生可能影响本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客户和相关利益人的重大事件时,信托投资公司应当发布临时公告。

  然而,由于当时信托行业并未受到净资本的“约束”,对净资本指标的披露也并没有明确规定。

  2010年8月末,银监会出台《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自此信托业监管政策进入“一法三规”时代。《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中增加了对净资本指标的披露要求,其中第二十四条指出,信托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净资本、风险资本以及风险控制指标等情况。

  对于一些公司未在年报中披露净资本情况,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告诉本报记者:“既然银监会现在要求信托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净资本情况,那么不披露相关数据即可视为与此项规定相违背。”

  不过,另有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信托公司面对的都是较为专业的投资者,根据披露的其他数据,大致可以测算出净资本情况。

  信托公司达标状况存疑

  《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中有两条信托公司不敢触碰的“红线”,即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

  此外,监管层对上述两项指标的达标期限也做出规定,去年1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印发信托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文中指出,各信托公司应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银监会监管政策导向积极调整业务规模和业务结构,确保在2011年12月31日前达到净资本各项指标要求。

  《通知》还表示,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达标的信托公司,各银监局应立即暂停其信托业务,并追究该公司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责任。

  然而,至今距离两条“红线”达标期已过去四个月有余,本报记者从包括银监会相关人士以及多家信托公司人士方面,尚未获得信托公司由于未达标而被停业的消息。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信托公司确实均满足了监管要求;二是监管层可能放宽了时间限制;三是净资本没有达标的信托公司被银监会私下警告处分而没有将其停业。

  在邢成看来有两种可能,信托公司通过大股东增资或者调整业务结构,险过“红线”;少数信托公司没有“及格”,而对监管层做出了情况说明,进行个案沟通,而采取了相对变通的措施。对于后一种情况,他强调:“今年应该不会再出现这种‘网开一面’例外了,如果再有信托公司净资本没有达标,监管层将会‘杀一儆百’。”

  一家信托公司经理直言:“中国的金融监管往往被形势倒逼,净资本约束的根源在于控制过高的杠杆而引发的风险,但是这条政策的配套仍不健全。”

  增资潮延续

  从去年开始信托公司增资潮到目前仍在延续。

  同样是在年报中对净资本情况只字未提的华鑫国际信托,近日增加了注册资本,公告称,该公司注册资本金由12亿元增加到22亿元,增资事宜已于3月28日获批,并4月13日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

  新时代信托3月底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注册资本由3亿元变更为5亿元,于3月14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在去年,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央企控股、“银行系”,抑或是有地方政府背景的信托公司,纷纷进行增资。

  陕国投去年10月公告称,接到银监会批复,同意陕国投股本由3.58亿股变更为5.78亿股;同意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认购该公司股份2亿股,持股比例为34.58%;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认购该公司股份2000万股,持股比例为3.46%。去年7月底,陕国投A股东大会通过了定增议案,拟向上述两家公司,以9.65元/股的价格合计发行不超过2.2亿股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1.23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

  经纬纺机旗下中融信托曾饱受“净资本之苦”,不过,去年11月中融信托完成首期增资工商登记变更,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均已增加至14.75亿元,净资本压力得以缓解。经纬纺机年报指出,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利润等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并提前一个月完成净资本达标工作,保证了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

  此外,中航信托去年进行两次增资,注册资本已达到15亿元;兴业信托今年年初公告,其注册资本由5.1亿元增加至12亿元;去年更名的长安信托,年内三次增资,注册资本达到12.5888亿元。此外,湖南信托、中海信托等多家公司也各有增资行为发生。

  另一家饱受净资本约束之痛的行业龙头——平安信托情况亦有所好转,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末,该公司净资本/各项风险资本之和为192%;净资本/净资产为77%,已经达到监管标准。

  因业务上狂飙突进风格而被业内称为“彪悍四少”的四家信托公司中,四川信托截止到去年年末,净资本/各项风险资本之和为131%,净资本/净资产为86%,该公司信托资产分布占前三的为实业、基础产业与房地产,分别占45.88%、22.08%与16.99%。

  五矿信托2011年实现净利2.0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0.025亿元,大增逾82.6倍,该公司信托资产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占比40%。方正东亚信托去年实现净利润8770.95万元,同比增长86.75倍,信托资产分布于房地产领域的占比为24.97%。这两家公司均未披露净资本数据。而渤海信托官网尚未刊登最新年报。

  前述信托经理认为,信托公司融资能力比较强,“央企旗下信托公司有大股东撑腰,上市公司可以借力资本市场,大家都担心不能达标而被停业,不过可能存在一些公司阶段性未达标的情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