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傻钱才是好股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20:40 来源: 中国经营报缥缈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券商创新大会”上说,股票市场(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圈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此言真的令市场颇感震撼。
不过,其主要的对象,仍停留在券商们的“呼吁”与要求:“证券公司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感”(“行业要加强自律”——“强化诚信责任和法律意识,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圈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遏制圈钱,恐怕不能仅仅依靠券商(们),更不能只靠证监会自身的努力。
举最近的两只大盘股为例。
2011年10月18日,由于当年最大的IPO——中国水电的上市,市场的趋势为之改变,A股的四大指数(上证、深成、中小板和创业板),此后跌幅甚巨。投资者“欲逃无路,欲避无门”。
同样,就在不久之前,2012年3月9日,另一只大盘股——中国交建上市。中国交建发行价5.40元/股,市盈率7.68倍,三家主承销商(中银国际、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合计包销约1亿股(与中国水电上市后的情况相仿,上证指数由此转弱,3月9日的市场高点,是2432点。)
我们分析这两只股票的基本面,估值很难说“高”。但是二级市场,照样承接不住。
真正的问题在于,尽管市场很弱,但谁能阻止公司IPO圈钱呢——这个进程,真的不是证券公司,甚至也不是证监会所能控制的了的。
所以说,上市圈钱,可能并不是“谁把谁当傻子”的问题。
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建议相关政策部门,完全可以研究一下,看看在未来,我们如何才能保护“傻子”,保护(而且要善待)市场中的“傻钱”。
“傻钱”一词,出自华尔街,是指“不用还的钱”。具体而言,股市中的所有“股权投资者”,不管是小资金,还是大资金,都是“傻钱”(无一例外)。
首先,“傻钱”不仅是货币,而且代表着资本市场上的“交易资源”。
仔细分析各种市场机制下的证券市场,不限于一国一地,具有完全不同的“找钱”过程,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何种“机制”,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你都必须保护“傻钱”。
或者换个说法,这些钱天生就是“不可能聪明的那些钱”。(以A股而言,目前没有其他的“钱”。“聪明钱”不进股市已经有几年了。)
一个正常的资本市场,就是时刻为“傻钱”而生存、时刻为“傻钱”着想的市场。“傻钱”代表着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水平,如果一个市场中的“傻钱”,过去曾经稀缺,目前特别稀缺,未来仍将稀缺,那么这个市场根本不是市场,而是伪市场。
好的股市、正常的股市,究竟是什么样子?
说到底就是一句话:让“傻钱”也能赚钱的股市,注重保护“傻钱”胜于保护自己生命的股市,才是好的股市、正常的股市。
股票市场的最高境界,无非就是以“傻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
“傻钱”越多,股市越有价值——“傻钱”的利益“高于一切”。
市场理论的所有价值的假定,都不决定于劳动的总量,而是决定劳动被转化的效率(转化效率高的市场,即使让“傻子”来经营,来管理,也能大把“赚钱”)。
“傻钱”的存在,可以导致市场的价值并非“常数”。
市场的价值,与“傻钱”的(生存)总量成正比;与消耗、打压、套牢“傻钱”的沉淀规模成反比。
事实上,如果证券市场上没有足够的“傻钱”,那么市场本身就会充当“傻钱”而发挥“傻钱”的作用,否则,这个“市场”就会死去。
历史上所有“大国崛起”,无一例外,均与“傻钱”有关。
“中日甲午战争”,从表面上看,是清朝的海军,输给了日本海军……但是从本质上分析,其实是“中国的傻钱”,败给了“日本的傻钱”。
看看历史,再看看今天;看看其他国家,再看看我们自己——“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圈钱的日子”,大家都“曾经有过”,也都经历过。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看用途,要看结果。
譬如说,圈钱之后,你用钱来做什么,你的钱是用来盖几间花园儿,还是用来买几艘军舰——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