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当农民挺快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2 06:58 来源: 经济日报

  我家是当地的种粮大户。父亲1989年从60亩起步,到1992年就种到420亩地了。父亲种粮时我才16岁,平时也帮他记记账。那时候,每年播种时我们的账算起来都能赢利的,可是一年干下来又总是亏损。我分析后发现,关键亏的是人工。干活的人多了我们的管理又跟不上,所以年年亏。

  我跟父亲说,一定要利用机械化。2002年,我带着100万元回到老家,决定跟父亲一起种田。我们当年就买了耕田机和收割机。后来每年又用70%的利润添置农机设备。自从用上机械化,种田每年至少赚10万元。

  当然,机械化花钱确实大,有的农机一台就得20多万元。我一个人用发挥不了最大效益,所以2005年,我跟同村另外7户联合,组建了恒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到今年,社员已经有80多户了,早稻面积1300亩。合伙以后,什么设备好我们就买什么。大家互拉业务,成本回收很快,收入年年都能增加10%。现在,我们已经实现机播、机种、机收全程机械化了。

  今年初,我们又买了一台插秧机,7寸行距,每亩地入田苗数1.9万穴,这跟以前9寸行距,每亩入苗1.7万穴的插秧效果比,粮食产量能提高15%左右。另外,我们还从荷兰引进了智能化玻璃育秧温室,在瑞安市我们是第一家,今年3月底已经启用了。总共投资不到80万元,温州和瑞安两市两级财政给的补贴超过50万元,我们用不了3年就能收回成本。

  如今种粮我没有后顾之忧。国家惠农政策这么好,我们用良种、购机、提高亩产都有补贴,粮田全部上保险,还有政府的订单奖励。这几年粮价年年涨,我的日子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本报记者 张 玫整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