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报告:东西部差距悬殊 农业生产率徘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5 23:3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近期公布《2012年中国现代化报告》,全国当前仅北京和上海进入发达地区的综合现代化水平,另有天津、浙江、广东、江苏达到中等发达地区的综合现代化水平。其余25个省市均处于初等发达地区的综合现代化水平阶段。
导致如此的原因,与农业有关。
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增加值比例,和农业劳动力比例的多年平均值计算,2008年的中国农业水平,相当于英国、美国和荷兰100多年前的水平,比瑞典和德国落后80多年。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称,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业仍处于原始的手工生产阶段,机械化使用水平低。“2000年前如此,现在好多地方还是如此,只比刀耕火种强一点。”
东西部差距悬殊
记者获悉,目前中国华东地区是现代化水平最快的地区,而西北和西南等地,是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凹地。
何传启指出,京沪等地区的综合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与这些农业劳动力人口少,农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小有关。
以农业劳动力比例为例,2008年高收入国家该比例为3.5%,而全国低于10%的省市自治区只有北京和上海,均为6%。同样高收入国家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1.5%,而全国低于此水平的只有北京和上海,分别为1.1%、0.8%。
同时,全国除了京沪和江苏、广东、天津、浙江外,其余大陆地区省市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均分别高于30%、15%,此正是农业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据悉,2008年世界高收入国家人均农业劳动力人口创造的农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是35408美元,而中国为1584美元。中国无一个省市自治区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水平。江苏和上海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高,分别达到3295美元、3257美元。
以综合现代化水平来看,2009年全国排位最后三名,即贵州、西藏和云南,均位居西南。在2009年得分都在31。广西为倒数第四,得分为33分。河南和甘肃得分34,紧随其后,青海为35。
其中,云南、西藏、广西、河南的农业劳动力比例,在2009年分别达到63%、56%、55%、49%。而农业增加值占GDP比例,2009年广西高达20.3%、云南达到17.9%,贵州达到16.4%,西藏达到15.3%。
何传启认为,目前中国农业生产率本来只有工业的1/10,农业劳动力人口比重大的省份,一下子就把农业生产率数字拉下来了。同时,“这些地区不像东北的人均占有的耕地多,可以通过增加土地要素来提升人均农业劳动力的产值。”
农业需要制度革命
国家发改委社会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中国目前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率快速提高,可能与农业的制度和体制问题有关。
土地不能流转在很大程度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正常提高。“所以小农到大农,这一步怎么跨过去,需要制度革命。”杨宜勇说。
中国农业学教授何秀荣也认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可能需要通过做大规模来取胜,但如果中国的土地制度不改变,现代化无从谈起。
这个说法可能有一定的道理。据悉,目前在全国人均农业劳动力耕地较多的东三省来看,2008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人均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增加值,分别在2683美元、2581美元、2020年美元,位居全国前列,辽宁还仅次于海南,位居全国第二。
但相应的矛盾是,中国大部地区不适合规模化生产,人均占有耕地少,平原少。何传启认为,可能还得借鉴日本,即大力发展小型机械化。
何传启认为,中国全国农业仍主要从事提高单产的阶段,因此化肥和农药运用较广,而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等新阶段,这些国家一方面有技术,能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国家给以补贴。中国需要尽快告别亩产高,而劳动生产率低的两条腿不平衡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