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转型年成绩单出炉 主动管理型资产占比悬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7 03:2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刘振盛
监管部门循循善诱和市场机制的倒逼之下,2011年堪称信托公司“转型年”。近日,随着2011年报的陆续披露,各家公司也相继秀出转型后的首份成绩单。
记者粗略统计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融信托、中海信托、深国投等10家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2011年报后发现,不同公司间,主动管理型信托和信托资产占比差距悬殊,最高者可达80%以上,而最低的仅在11%左右。
另外,在主动管理型业务领域,不同公司也呈现差异化发展特征,譬如中信信托的证券投资类信托可谓一骑绝尘,中融信托则依赖股权投资和融资类两轮驱动。
“从占比差异、增速差异也说明信托公司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还需面临人才短缺、风险控制手段缺乏等方面的挑战。”用益信托研究员李旸称。
主动管理类占比普增
主动管理类信托是指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在信托管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尽职调查、产品设计、项目决策和后期管理等方面,发挥决定作用并承担主要管理责任的信托业务。
从2009年银监会下发《关于加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到后来的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实施净资本管理办法,其目的都在鼓励信托公司改变依附银行的旧习,发力主动管理类信托业务,培养核心资产管理能力。
在被称为“转型年”的2011年各公司年报中,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前述10家信托公司中,绝大部分的期末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均呈水涨船高之势;但中海信托除外,其期初数为788.16亿元,期末却下降至662.42亿元,主要原因是融资类主动管理型信托在2011年下降了32%。
另一方面,从期末主动管理型信托在信托资产中的占比来看,中泰信托、中融信托、深国投以及中诚信托位居前4名,分别是93%、80%、79%和79%。在统计的10家公司中,仅中海信托、深国投和上海信托的期末占比相较期初有所下降。
如上海信托从40%下降至33%,因为在其主动管理信托构成中,融资类占比最大,这一块业务在2011年的增速仅为26%,远低于信托资产的增速。
李旸表示,虽然2011年以来,转型已成行业共识,但不同公司原有的业务结构不同,导致占比差异较大,例如之前集合信托做得较多的公司,转型更为容易。
这一点从占比的提升速度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印证。因为,即使在主动管理型信托占比增长的信托公司中,增长速度的差异也很大。
增幅较小的有中诚信托和华宝信托,仅为1%,不过中诚信托的基数较高,但华宝信托期末占比仅为11%;占比增速较大的则有中泰信托和江西国际信托、中融信托,分别是36%和29%、21%。
差异化发展路径
中融信托年报显示,公司在2011年主动放缓信托业务规模扩张,集中精力推动经营战略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积极向主动管理类业务转型。从最为体现主动管理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占比看,已经从年初的36.63%上升到55.82%。
不过,转型并非易事。
信托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是否跟上脚步也是个疑问,另外专业人才和风控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也是难题。李旸解释称,例如集合型地产信托,虽然风险控制权掌握在信托公司手中,但是其风险并不小于银信合作业务,因为银行的风控能力确实要比信托强。
此外,转型主动管理,对净资本和信托报酬两个方面的正面利好比较大。譬如在以往的银信合作中,信托公司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充当平台的角色。这一业务模式带来的弊病之一就是收入低,信托报酬通常都在千分之五以下,甚至千分之二也不少见。
而主动管理型产品对信托的收入提高较有好处。中国信托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1年末,行业的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为0.55%,而年报显示,主动管理型占比较高的中融信托为1.59%、深国投信托为0.93%、中泰信托为0.96%。
值得一提的是,主动型信托主要由证券投资类、股权投资类和融资类三种构成,而不同公司发展主动管理型信托的策略上开始出现差异化。。
如中信信托以证券投资类为主,期末为1426.64亿元,其在年报中也表示,阳光私募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阳光私募净值产品中,从2008年以来,共有116期产品发行,合作的阳光私募包括重阳、朱雀、星石、从容等知名私募。
中融信托则在股权投资和融资类两方面发力,分别为448.49亿元和579.26亿元,其余各家公司多以融资类产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