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转型才能实现跨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9 06:23 来源: 经济日报

  作为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从最初早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开始工业化进程,到后来深陷“中等收入陷阱”,再到现在努力突出困境,这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经验与教训,给人启示与深思。

  一是坚持不断地改革,是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前提。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泥潭的根本原因在于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后,固守原来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未能根据国内国际变化的形势及时转换发展战略,未能对封闭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根本改革;对后来外部强加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又“囫囵吞枣”地“照单全收”,没有真正结合国情进行“去粗取精”的吸收或合理的改革调整。

  二是处理好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是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拉美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有增长,无发展,很可能深陷“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有发展,无增长,永远不可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既要利用自身比较优势,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又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这不仅是拉美国家正在致力的目标,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努力的根本方向。

  三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型,是实现有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途径。拉美自然资源十分富集,长期以来形成了依赖出口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同时,由于国内储蓄低,内需不足,消费一直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短板”,拉美国家经济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因而极易并且常常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拉美国家频频爆发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其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存在严重缺陷和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如何摆脱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式,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如何变“劳动+资源密集型”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集约式生产方式转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

  四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拉美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时一直举棋不定。在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时,过分强调政府这只“有形手”,导致政府时常越位;实行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时,又有意放任“市场”这只“无形手”,导致政府关键时刻严重缺位。因此,对于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在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和推进生产方式转换的过程中,如何让市场更好地发挥调节性、竞争性、创新性作用,如何让政府从直接生产者变成服务者,并能在关键时刻正位、到位、补位,实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力保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