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必须全方位多层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1 04:59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weibo.com/1935629393)
电子邮箱: gzrbcjsp@126.com
专家论调
通过银行放宽信用,投资房产与基建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模式阻碍了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
以经济发展速度来度量,中国的改革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也应意识到这个发展是初始的生产力扩张。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建投资,和海外直接投资,以及基于低劳动生产力而造成的对外出口贸易增长。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有不可持续性。举例来说,在iPhone生产链中,中国企业每台手机收入不到8美元(但却增加了中美贸易逆差达250美元)。任何一种新产品出来,马上会有许多厂家推出类似产品,但以更低廉的价格出售。这种靠“薄利多销”的发展中国经济的思维方式不但不可持续,也无法推动中国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研发却没有能够同幅度增长。有专家告诉我,30年前,我们的一家主要钢厂从日本新日铁引进技术,可到现在,这家钢厂仍从新日铁公司进口技术,而且还是中等技术。中央政府每年对研发大量拨款,但为数不少的资金并没有被科研机构真正地用于研发。最近央行虽然不断下调银行资本储备金率,市场刺激效果却有限。原因之一,在房地产、基础投资宏观调控下,大部分企业认为没有可以投资的去处。正因为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才有大型钢厂经营养猪业,却没有重视研发。
在金融体系上,中国仍然以银行为中心。85%的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是银行放款。银行的垄断地位造成银行业的丰厚利润,淡化了银行对风险的控制,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低,也造成市场资金配置的无效性。通过银行放宽信用,投资房产与基建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模式阻碍了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
问题虽多,但中国经济发展仍有广阔前途。各国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有增无减。除了中国的内需前景外,各国希望中国扩大对当地投资的愿望也很高。但这一切都要以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基础。中国企业必须向价值链的上游进军,科技必须领先,企业结构必须改变,市场机制必须被利用来择优汰劣,而这一切都表明,改革必须全方位多层次。
笔者认为改革首要的还是观念、思想的改革。“只争朝夕”并非放任四海皆准,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是真理。
(郭杰群 美国IDC集团固定收益量化和策略部全球总监)
微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央行2.33万亿闲钱的出现说明刺激政策效力大减!一方面是4月份信贷大降,另一方面是存款准备金率降0.5%,按理说降准后信贷会增加,但实际是5月份信贷需求继续低迷,这说明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靠降准降息放贷已不能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前几年形成鲜明对比,出路在放弃凯恩斯政策,推进改革。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有记者来询问,说汽车经销商陷入有史以来高档轿车最严峻的积压困境。顺手看了一下统计局刚公布的4月份数据,发现金银珠宝的消费增速从过去最高的60%降至目前的15%。由此推测,不仅今年实物类准金融资产面临缩水的压力,奢侈品消费也将步入低谷,经销商面临去库存压力。
股民杨百万:现在是鹿市,短期会震荡向上,但过程比较艰难,预计第二波的高点在6月底7月初。
经济学家吴敬琏:不像报刊那么看好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它当然有一定意义,但也是吃吃阿司匹林抹抹万金油。
(以上所有文章和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