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同一机构检测出两个结果 皇氏乳业称疑遭暗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4 10:50 来源: PRNEWS.cn中国商业电讯
    北京 2012-05-24(中国商业电讯)--5月10日,某媒体刊载报道,称南宁某营销公司报料称皇氏乳业隐瞒水牛奶奶源,奶源与产量相差五倍; 15日,某网站报道,称网站记者自购皇氏水牛奶送检,结果显示皇氏摩拉菲尔水牛奶营养成份远低于产品说明标示……针对上述这些报道,皇氏曾先后做过一些回应,但难以平息舆论的一片哗然。事件真相究竟如何?19日,皇氏乳业董事长黄嘉棣,监事会主席宗剑、市场部总经理唐晓锋在京向部分媒体就上述报道中存在的杜撰、疑点等做了说明,并出具了一份重要的证明材料——

    营养数据:同一机构,数据检测结果如云泥之别

    皇氏乳业董事长黄嘉棣向记者提供了其委托中国检科院综合检测中心检测摩拉菲尔原味水牛奶的报告。记者看到,该报告显示,摩拉菲尔蛋白质含量为4.04,超过了包装标示最低含量3.8,钙含量152.25,钠含量45.30。然而蹊跷的是,出具该报告的检测机构与此前某网站委托的检测机构竟然是一家,而该网站公布的报告数据则显示,摩拉菲尔蛋白质含量为3.45,铁含量0.10,锌含量0.47,其中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摩拉菲尔水牛奶包装标示最低值3.8。同一机构的报告,为什么结果完全不同?

    皇氏乳业董事长黄嘉棣认为:中国检科院综合检测中心是权威的检测机构,应该不会有问题,但他们的检测结果只对来样负责,那家网站的记者送检的产品到底是不是摩拉菲尔的原味水牛奶产品,他心里颇有质疑。黄嘉棣向记者展示了这两份报告,皇氏送检的报告样基名称为“摩拉菲尔水牛奶”,而网站报道中的报告显示样基名称为“水牛奶”,实际上并未标明是哪个品牌的水牛奶。

    最让黄嘉棣不解的是,该网站既然质疑摩拉菲尔产品,送检时就应该知会企业,由两方共同封装样品送检,以确保送检样品不会“有鬼”,但该网站的送检过程企业却完全不知情,甚至连其它第三方的见证都没有。而“摩拉菲尔水牛奶”字样在检测报告完全没有,仅为该记者在撰写的报道中自行添加。

    依照行业相关法规,实际上,如果此前网站的检测报告属实,仅蛋白质含量低于包装标示的量这一项,相关部门就能认定摩拉菲尔成为不合格产品,从而禁售。但负面报道出现后,广西一些相关部门已经对皇氏进行了核查,并未发现有问题。

    皇氏乳业监事会主席宗剑表示,他们欢迎任何第三方在任何正规渠道购买摩拉菲尔产品去检测,只要保证样品封装和送检过程企业在场。

    奶源数量:难道中升营销公司会隔墙数牛?

    回顾整个事件,起源为一家名为中升营销公司的机构曝料,称他们进行了一个月的调查,发现皇氏水牛奶的奶源数量虚报,并且产量与销量不符。原报道中也列出了一些具体的数字。

    对此,皇氏乳业监事会主席宗剑大为愤慨,他说:说我们马潭基地只有3头牛,这是睁眼说瞎话,实际上这个基地的奶水牛接近500头,任何愿意核实的人都可以到我们的牛场去一头头的数。而像一些我们重要的奶源基地,如来宾基地、北流民乐、大理、横县云表等基地,这位调查者就选择性的无视了。

    更让宗剑气愤的是,他们安排人对报道中提到的这家名为“南宁中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的机构做了解,发现这家公司的注册资金仅为3万元,法人为甲某,股东只有一位黄某。实地查看后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该公司办公地点在一个像农家院的地方,仅有两个人办公。这样的公司怎么有能力做广西的奶源调查?

    另外,皇氏也指出了一个极重要的疑点,皇氏乳业市场部总经理唐晓锋告诉记者,皇氏的牛场非工作人员进入都要登记,要换雨鞋和防护服,进门还要消毒。他们发现报道后,第一时间就查阅了马潭基地的访客记录,那段时间根本就没有外来人员记录。难道这家中升营销公司会隔墙数牛或掐指推算?

    对于原报道中指出皇氏水牛奶产量明显大于收奶量一事,宗剑有些哭笑不得。他介绍,皇氏的水牛奶产品不只一款原味水牛奶,还有别的风味奶产品,像木瓜奶,里面一大部分都是木瓜原浆,含水牛奶的产品总量比收奶量多再正常不过了。

    宗剑还表示,皇氏乳业采取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奶源发展模式,绝大部分是企业自有奶源基地和规范化的大型养殖基地,其中摩拉菲尔水牛奶100%选用自有奶源基地的牛奶。与农户签约的合作模式部分,皇氏乳业也在通过筛选和在养殖户相对集中区域建立自营收奶站的方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公司管理程序确保所收购原料奶质量。宗剑告诉记者,在奶源质量安全方面,皇氏乳业“收购准入-收购资质-检验把关-储存运输-质量追溯“五步流程,从制度层面进行严格把控,消费者可以放心。

    “二氧化氯说”乌龙事件 广西奶业很受伤

    本月17日,广州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在某媒体的专访中称:我在广西考察,发现当地奶农和奶企普遍在生奶中添加二氧化氯,可以让牛奶放一两天都不会臭,不过在广东确实还没有发现这种添加。

    没想到时隔仅一天,18日,王丁棉就出面澄清,称该事件发生时间并非当下,而是两年前,且只是个别情况,并不普遍存在,广东方面则至今并未发现这种添加。他同时表示不希望媒体误读;

    这一场戏剧式的乌龙事件却给广西的乳业头上蒙了一层阴影。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添加二氧化氯事件一经报道即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澄清的信息却寡人听闻。作为广西乳业的龙头企业,皇氏乳业显然是最大受害者。

    黄嘉棣表示:皇氏乳业绝对没有添加过二氧化氯,只要了解皇氏乳业运作管理,就应该清楚根本没有这样的必要。事实上,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乳产品的新鲜度,皇氏乳业几年前就打造了“5小时鲜奶圈”,以南宁为生产核心,将16个现代化牧场分散布局在2小时车程的半径区域内,牧场产出的鲜奶,通过冷藏运输,在2小时内就能到达生产工厂。再经过灭菌、灌装,成品最终出厂时,距离挤奶不到5小时,根本没有必要再使用什么保鲜添加剂。

    他同时向记者透露,这件事已经对广西整个乳品行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相关的机构非常重要,并且正在做一些调查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说法。

    皇氏乳业疑遭暗算 期待真相浮出水面

    事件发生至今已有10天有余,皇氏乳业坦言现在已经让公司蒙受了很大的损失。仔细观察整个事件过程,不仅一波三折,而且连环有序,诸多可疑之处让皇氏相关的领导很是怀疑公司遭到了“暗算”。

    唐晓锋向记者透露,除了上述提到了疑点外,还有很多极其可疑的蛛丝马迹。比如,在此之前,中升营销公司就有人曾找带着总价30万的合同过他们兜售调研服务,当时公司觉得没有必要做,就拒绝了;此外,去年皇氏乳业曾被指出营养数据使用不够严谨,从而撤销了原来的宣传内容,时隔一年,突然间网上又大量翻起了这个事情的旧帐,却又只字不提皇氏乳业致歉并撤销原宣传内容的情况;这次事件发生后,皇氏乳业也曾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监控,发现很多信息的刊发颇有疑点,很明显可以看出有些信息出自一个共同的稿件,只是稍加改头换面后就在不同的地方出现。而一些专业人士认为,这种做法有助于一个信息在网络上的扩散。

    除上述公布的信息外,皇氏乳业相关人士并没有透露现在掌握的更多具体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处理计划。只表示:不排除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可能,而且最终必然会将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