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备付金监管仍存灰色地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5 12:59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秦川 报道 制图 任萍

  距离去年5月26日央行发放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至今,已过去整整一年。101家企业陆续获牌后,尚有143家申请备案的企业在静静等候,而更多企业则在“合法”与“违规”的边界徘徊。在央行新一批牌照卡着迟迟未发的情况下,原先公布的去年9月1日“生死时限”早已过去,上述企业的身份便显得异常尴尬。

  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虽然央行近年正逐渐加强备付金的监管,但仍有部分未申请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私下利用其进行投资。由于没有备案,这种灰色行为尚处于监管盲区。

  备付金监管存灰色地带

  对于银行账户中躺着的千万、上亿现金,过去不少第三方支付企业均“生财有道”,通过种种投资途径赚外快。最近一年来,央行已连续出台相关细则对其进行规范。

  去年 10月,央行公开发布《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去年11月,央行公开发布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今年1月,其再次公开发布了 《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对于备付金的多元化投资和 “洗钱”行为不被允许,只能乖乖用于银行存款。

  “但问题在于,上述规定仅限于已申请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对其余非正规军、尤其是预付卡发行企业而言,还是有不少空间进行发挥。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者向记者透露,目前业内仍有一些“心思活络”的企业在打擦边球,与银行就种种长期理财产品进行业务合作分成,获取高额回报。

  “目前支付宝、付费通等企业已经委托银行对客户的交易保证金做托管审计了、定期对外公开,但没申请牌照的企业并无强制规定。 ”上述业者表示,银行的活期年利率在0.5%左右浮动,部分理财产品的投资回报动辄翻其10倍,难免让人“动一些脑筋”。

  此外,记者还从沪上某第三方支付企业负责人处了解到,即便是已经递交申请的企业,也可以玩一些猫腻。 “部分企业会玩一些小手段,我曾亲眼目睹,某企业故意隐瞒过去一段时期内所发行预付卡的备付金,只申报最近发的卡。混过去之后,之前的一大笔钱又逃避了监管。 ”

  获牌生死时限暧昧不清

  究竟这些把备付金当 “香饽饽”,绞尽脑汁利滚利的行为是否违规?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央行的监管规定还有完善空间。

  “按央行自己的说法,理论上来讲,截止去年9月1号还没有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话,就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但从现实来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还有一大批企业在排队等央行发牌。具体这个生死线宽限到什么时候,央行也没说。 ”张萌表示。

  去年5月26日,央行正式向支付宝等27家企业发放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一年来,央行已经分批向101家企业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另外还有143家企业已经进行了央行的备案,但还未获得发牌。

  上述受访业者因此认为,央行此时也不便跳出来说其他未获牌企业的行为就是违规的,因为业内风传新一批牌照已将于本月底或下月初发放,审批流程慢是广遭诟病的一大原因。 “等牌照发完了,才能判定其备付金管理标准是否适用、如何补完,届时再秋后算账。 ”

  令人哑然失笑的是,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由于监管模糊,此前有部分民营企业、甚至房地产商都注册了马甲企业从事预付卡发行。 “房地产对资金要求极大,预付卡正好能帮其圈钱保证现金流稳定,但这种风险管控要求很高,万一出事后果很严重。 ”业者表示。

  此外,对于曾遭质疑的预付卡沉淀资金问题,目前央行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一张面额200的卡,用到只剩2毛钱,这点余额基本上消费者不会再碰,就永久沉淀了。少数预付卡企业会故意设置一些门槛,比如单笔交易不得小于1毛钱,这样几分钱的余额就直接充公了。 ”上述业者表示。

  沪上几家持牌预付卡企业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不会有这样的状况。 “卡是可以网上移资产的,而且备付金也有银行监管,每天需要发一个文件给银行解包进行数据判断、第二天再申请付款。哪怕有一分钱不对,也无法获批。 ”付费通副总张晨表示。

  付费卡面临同质化竞争

  随着新一批牌照发放在即,更多预付卡将再次获准发行。对于已经获牌的“正规军”而言,也将面临着同质化的战争。

  数据显示, 2011年共有58家机构获准从事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其中上海地区共有10多家企业发行,如发行 “联华OK卡”的安付宝商务有限公司、发行 “杉德卡”的上海杉德支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发行 “付费通卡”的上海付费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农工商超市集团的上海便利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 “肉搏战:十分激烈。

  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此前曾表示,国内预付卡产品的单一性和同质化问题实际上一直是预付卡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价格竞争。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业务创新来完成,包括在预付卡产品、管理和服务方面来进行一系列创新。 ”樊爽文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张晨认为B2C的零售市场可能将是一个突破点。 “由于央行不允许非金融机构进行线下的预付卡销售,代售模式行不通,付费通目前在上海只有两个直销点,年内目标是增至5到10个,同时将15000台POS机、6000个网点的现有覆盖量继续扩大。 ”张晨透露,目前其B2B和B2C的收入比例高达95:5,后者的5%还大有潜力可挖。

  对预付卡以外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他们未来押宝的方向可能更多集中在移动支付。2011年至今,支付宝、快钱、汇付天下等多家互联网支付厂商都推出了移动支付产品,而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也纷纷成立支付公司,近场支付试商用城市不断增加。

  “移动支付除了需要在技术上适应不同操作系统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同时要有打通众多银行资金流的能力。 ”受访业者认为,这也需要监管机构及银行更有利的支持、更开放的心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