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北京建城3057年纪念活动在房山举行 国宝堇鼎首回故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5 13: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5日讯(记者 年巍)今天上午,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联盟和北京市房山区委区政府联合在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举行活动,纪念北京建城3057年。国宝级文物——堇鼎自1974年从琉璃河遗址253号墓出土后,首次回到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北京建城3057年纪念活动在房山举行国宝堇鼎首回故土

  在活动现场,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馆长关占修做主题阐释。中国经济网记者年巍/摄

  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馆长关占修表示,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敬德保民 坤厚鼎盛”。它取自《尚书·召诰》,是燕国立国之初的治国理念,“敬德”指对上天、祖先要诚实,对自己要严格;“保民”指体察民情,以民为本;“坤厚”取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鼎盛”取自成语“春秋鼎盛”,同时借指遗址出土的国之瑰宝——堇鼎。主题寓意城市发展尊重客观规律,注重以人为本;祈愿首都北京“春秋鼎盛”,人民幸福安康。

  据记者现场了解,围绕这一主题,纪念活动将以北京城市发展为主线,以历史遗存为载体,以继承传统文化为主体,以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为目标,结合践行“北京精神”,先后推出堇鼎回展、历史文化游、燕国历史文化展、科普教育基地互动平台展示、文博大讲堂和燕风新韵书画笔会六项系列活动。以此进一步提升燕都文化知名度,确立琉璃河遗址——北京城市之源的历史地位,打造首都城市文化的高端品牌。

北京建城3057年纪念活动在房山举行国宝堇鼎首回故土

  国宝级文物——堇鼎自1974年从琉璃河遗址253号墓出土后,时隔38年,首次回到故土——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国经济网记者年巍/摄

  纪念北京建城3057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是“堇鼎回展”。这一国宝级文物——堇鼎自1974年从琉璃河遗址253号墓出土后,一直珍藏在首都博物馆。时隔38年后,首次回到故土——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据悉,作为纪念北京建城3057年系列活动的重要支撑,堇鼎将于5月25日到27日连续三天在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展出,而后送归首都博物馆继续珍藏。

  相关资料:

  西周燕都遗址

  

  西周燕都遗址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经考古学家发掘考证确定为西周早期燕国的始封地,房山琉璃河由此被誉称“北京城的发源地”。

  经考古论证,周武王灭商后,即封召公奭于燕,位于今房山区琉璃河地区的西周燕都遗址,燕国(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222年)是周王朝分封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同姓诸侯国,藩屏周室、镇抚夷狄,在政治和军事上一直处于重要地位。

  1995年,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馆内陈列有西周时期各类器物300余件,这些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北京作为都城3000多年前的建城史及其灿烂的古燕都文化,更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及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国宝堇鼎

  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成语中的“问鼎中原”、“一言九鼎”、“革故鼎新”等词语包含了政权、公信力和社会改革等含义。

  出土于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的堇鼎口稍向内敛,口沿外折,方唇,直耳,鼓腹,兽蹄形足。两耳外侧各饰1组两头相对的龙纹,口沿下饰1周兽面纹带,纹带是6条扉棱将鼎周等分为6段,每段各以扉棱为中轴之鼻、额组成兽面纹。堇鼎造型凝重,纹饰古朴,气势宏伟,其器形、风格、铭文、字形与黄河流域商周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完全相同,说明三千多年前,北京地区已具有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堇鼎通耳高62厘米,重41.5公斤,内壁铸有铭文4行26字,记载了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今陕西一带)为太保奉献食物,太保为表彰堇的辛劳,赏赐给堇大量贝币,堇用这些贝币为已故太子癸作了这个宝鼎。这些铭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召公奭以其长子就封于燕,而自己留在宗周辅弼王室的记载,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记载的不足,进一步证实了北京房山琉璃河地区就是当时古燕国的始封地。堇鼎当之无愧地成为北京城历史之源的见证。

  (责任编辑:王雅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