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把南海争端解决与东亚整合进程联系起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01:4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南海纠纷并非始自今日,为何最近几年突然事件频发,并不断升级?
薛力:南海问题成为问题是1970年代发现油气资源后,近期凸显于2009年。因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缔约国应在2009年5月13日之前把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案”提交给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2010年越南成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后大力推动南海问题则与该年事件增多有直接关系。
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要求、东盟五国尤其是越南与菲律宾的推动、声索国对能源与渔业资源的需求是南海纠纷增加的主因或者“自变量”,美国重返亚洲是果或者“因变量”,中国崛起是背景或“干预变量”。美国固然想强化在亚洲的存在,但没有东盟国家的邀请,美国很难插手成功。
《21世纪》:渔业和油气资源在南海纷争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南海之争的核心究竟是利益之争还是主权之争?
薛力:主权之争实际上还是整体利益归属之争。但各方都意识到总体上解决主权之争不容易,因此,转而追求一些比较具体的利益:对于各国民众来说,追求的是渔业利益,以及一些其他利益如无线电探险与旅游;对于官方来说则是油气资源。根据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GS)的分析,南海油气储量中的大部分是天然气。
《21世纪》:随着南海纠纷的日益频繁,国内“南海不惜一战”、“南海必有一战”的声音也日渐增多,当前使用武力解决南海问题是否是最佳选择?如果使用武力,会带来哪些影响?相较于使用武力,中国在南海还有没有其他的维权手段?
薛力:任何国家都有强硬派,总会有人或某些势力发出战争声音,但在南海问题上采取战争方式是不可取的。这不意味着中国可以无限忍耐。“对开第一枪者予以坚决、强有力的反击”或许应成为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原则。
《21世纪》:您认为中国在南海问题解决上有哪些战略调整的空间?
薛力:南海问题分两个层次:声索国与非声索国。争端应该在声索国之间,或者说六国七分之间直接谈判解决,其他国家原则上只能间接参与。
南海争端的解决思路应该是:“从易到难,分类处理、双边与多边结合”,尝试在具体的功能领域、小范围海域谋求达成有关方面的共识与协议,以便分享相关利益。在军事互信、船只避碰、海上搜救等方面,由于六国七分能力与需要不同,或可以引入主要使用国参与。
总之,中国需要在大讨论后给南海一个明确的定位,确定一个大致上的南海战略,同时谋划相应的实施细则。
那种认为“等中国强大后再来解决南海问题”的想法是片面的。美国很强大,但不会在与加拿大、墨西哥的海上争端中使用武力。很难想象,中国有朝一日会用航母舰队一鼓作气收回南海诸岛。
应该把南海争端解决与东亚整合进程联系起来,东亚整合将让区域内国家与地区(尤其是东盟+3)共同获利,一个有效整合的东亚是中国成为世界领导国的必要支撑,为了这个大目标,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对东盟国家采取有效的“吸引战略”。
《21世纪》:在南海纠纷中,很多中国人的感受是中国“很软”、被外国欺负,但菲律宾、越南营造的氛围是中国这个大国不断“欺负”他们,实际情况如何?为何国内外的感受差别如此之大?
薛力:中国民众的感受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太软,但国外则多认为中国比过去强硬多了。这主要是因为中外关注不同的侧面所造成的。即使是美国学者中研究南海问题的,观点差异也不小。
实际上,六国七方都不希望在南海发生战争,因而各国政府对各自的行为都是有控制的。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角色是:不主动挑起事端,但对于越南与菲律宾在九段线内新开展的能源勘探与开采行为、捕鱼行为加大了反制的力度,同时强化了管理,在保护中国渔民上的力度也明显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