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现实何以缺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08:03 来源: 华夏时报

  何野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冬天来了,当我国东南的南京人民用蓝矾为韭菜保鲜时,华北平原上河北阜城的人民正忙着把旧皮鞋做成胶囊。不远的石家庄,人们用苏丹红加工出红心鸭蛋。山东省的人民喜欢在白菜中加甲醛,辽宁省的人民则喜欢在豆芽里加一些亚硝酸钠。而全国范围内,美味的地沟油正风靡神州大地。”

   上述文字并非来自“中国现实”,而是来自一位网友假想中的第二季《舌尖上的中国》。

   “@假装在纽约”在自己微博(http://weibo.com)中对“舌尖”的这段精彩模仿,可谓精准地描述出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部关于美食文化的纪录片的热播与社会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面临并感受到的食品危机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镜头中的美妙并不能掩盖现实中的危机重重。

   然而,《舌尖上的中国》确实火了。可资证明的,不仅仅是来自收视统计,也不仅仅来自纪录片开播以来网上网下的热议,更重要的证明则来自中国最高级别党政大报《人民日报》的首肯和赞扬。

   本来,无论从选题方向还是从话题分量来看,《舌》片的热播都只能算是《人民日报》报道对象中的“弱者”。它出乎意料地被这份向来只关注国计民生、党政要闻的大报关注,这也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能火?以《人民日报》的分析,将其主要归因于《舌》片在艺术上的出类拔萃。

   诚然,无论从镜头运用的考究与唯美,还是从脚本内容的基本靠谱,包括导演陈晓卿本人“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样充满诚意的艺术态度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堪称中国同类纪录片中的翘楚。

   然而,笔者以为,《舌》片之所以走红,绝不仅仅源自艺术上的因由,而是与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不久前,笔者在一份艺术设计类刊物上看到一个封面标题:中国元素压倒中国现实。标题内容相当振聋发聩,文中谈到由于各种言论禁区的存在,目前中国文艺界、设计界在创作上对现实中国集体失语,只能避重就轻,王顾左右而言他,以中国元素压倒中国现实,以单纯审美取代理性批判。

   联系到中国文艺界普遍弥漫的这种趣味或导向,不由得让人浮想,《舌》片之所以走红,就如同中国元素在设计界的一哄而上,其背后或许掩藏了某种时势的需要。倘如此,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尤其是文艺界的警觉。

   中国元素不是不能凸显,但以中国元素替代抑或压倒中国现实,就是一种不好的倾向了,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中国文艺创作的整体虚弱乃至无病呻吟。

   我们不能只有中国元素,没有中国现实;我们不仅需要艺术带给我们审美上的精神愉悦,更需要高水准的艺术创作帮助我们重建对现实进行独立判断和批判思维的思考能力。(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