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摩根大通赶赴信托盛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08:19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崇磊 北京报道

   随着摩根大通参股百瑞信托以及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入股中粮信托,国内已经出现了10家合资信托公司。作为对行业周期最为敏感的外资,偏好中国信托行业似乎表明,经历过数次调整的信托行业,可能将再次迎来爆发性的增长。

   2001年,国家颁布了《信托法》,并对整个信托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整顿。然而经过“五次清理”以后,信托行业原有的活力也明显缺失。本源业务的收入一直占信托公司总收入的30%,而不少信托公司由于投资范围过大和缺乏风险控制能力,严重威胁了公司本身的经营发展。

   2008年,监管部门出台了《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治理指引》(下称“两法一规”),开始了第六次清理整顿。全国的信托公司数量减少到58家,其中新拿牌照的有34家信托公司。新的“两法一规”的出台则旨在推动信托公司从原先的“融资平台”真正转变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化机构。其中发展信托本源业务也将成为信托公司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

   这次改革的效果无疑是突出的,信托行业的活力被重新激发出来。国内外有实力的机构和大型公司也重新将目光投向信托领域。银行业一马当先,交通银行控股了湖北国投,建设银行控股了合肥兴泰信托,前者改名交银信托,后者改名建信信托。

   银行开路后,信托盛宴真正的主角——央企也正式登场。在目前全国60多家信托公司共计超过200多名股东中,国企股东占比超过90%。而央企由于实力雄厚,项目众多,在信托行业的话语权不断提高。对于央企来说,控股信托公司不仅仅能获得一个极佳的融资工具,还能为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同时信托公司还能为手握大笔现金的母公司提供投资项目。

   看到央企在信托行业大快朵颐,摩根大通等外资机构也坐不住了。尽管监管部门画出了参股不能超过20%,关联企业不得超过2家的红线,外资机构仍然蜂拥而至,而且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顶着红线参股信托公司。

   摩根大通等外资机构对信托行业的青睐,缘于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中,信托扮演的重要角色。与之相比,我国的信托行业称得上刚刚起步,其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无疑为外资的进入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外资机构在风险评估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也是国内信托公司急需的。优势互补,各取所需,无怪乎合资信托公司越来越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