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摩根大通尾随央企参股百瑞信托 伦敦鲸事件引发风控质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6 08:20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崇磊 北京报道

   谋划已久的摩根大通(下称,小摩)入股百瑞信托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根据郑州方面的消息,小摩入股百瑞信托的方案在4月份得到了监管部门的批准,目前百瑞信托已经正式完成了增资扩股。此事也意味着国内出现了第10家拥有外资股东的信托公司。

  央企控股小摩跟风

   在4月底举行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与金融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百瑞信托对外正式公布了小摩入股的消息,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增资扩股完成后,百瑞信托“华丽变身”,由地方性国有控股企业跃升为具有外资背景的大型央企下属金融企业。目前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与中电投财务公司合计持有百瑞信托超过50%的股权,中电投集团成为该信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百瑞信托另外两个股东方为郑州市政府和摩根大通,持股比例分别为29.77%和19.99%。

   作为国家特大型企业,中电投是集电力、煤炭、铁路、港口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型集团,也是国家三大核电开发建设运营商之一。截止到2010年底公司拥有电力装机容量7680万千瓦,其中水电达2000万千瓦,在全部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重超过了30%,也是居五大发电集团第一位。公司拥有煤炭产能7350万吨,居涉煤的央企第三位,公司总资产5034亿元,营业总收入1576亿元。

   一位基建投资领域方面的专家告诉记者,由于基础建设项目对于资金的需求非常旺盛,类似中电投这样大型央企,在各地投资项目时,难免会和当地的融资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可能也因此产生了控股百瑞信托的想法。根据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10年年底,在全国近70家信托公司中,百瑞信托排名位列行业31位,处在中游水平。

   根据中电投集团总经济师周世平对外透露,2010年至2011年的1年内,中电投两次入股百瑞信托,最终实现了控股,得以将百瑞信托的营收纳入集团报表。而在中电投入主百瑞信托以后,2011年百瑞信托收入总额较上年增长了近50%,净利润增长了114%。

   近几年国内信托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不少外资机构的关注,摩根大通也不例外。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邵子力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当时小摩在中国也曾经看过很多不同的信托公司,最后选择了百瑞为参股的目标。拥有中电投这样的大股东,为小摩入股百瑞信托增加了重重的砝码。

  百瑞信托改善利润来源

   房地产信托是最近这几年信托行业蓬勃发展的关键词,对于百瑞信托来说同样如此。作为一家中型信托公司,房地产方面的投资是百瑞信托的主要利润来源。然而,随着政策层面对于房地产信托的不断收紧,类似的信托公司未来业绩受到很大的影响。百瑞信托未雨绸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作为一家大型的央企集团,中电投在河南的项目非常多。按照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中电投在河南地区加快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注重发展质量、资产规模、技术指标、管理水平,盈利能力不断发展和质的飞跃,形成了以热电联营、风电以及电站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截止到2011年底,中电投在河南的装机总量达到4759万千瓦。

   按照国外信托行业发展状况来看,基础产业和实业投资是信托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中电投入主以后,无疑会带来大量的基础产业方面的项目,而小摩入股后,也会给百瑞信托方面带来急需的实业投资方面的经验。

   同时在国内现有的合资信托公司中,外资往往在风控管理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由于今年房地产信托集中兑付的情况比较多,外界猜测小摩入股百瑞信托以后,可能也会提高信托方面的风险控制能力。

  小摩风控能力受到质疑

   百瑞信托在房地产业投资金额较多。2008年百瑞信托的信托资金投入43.59亿在房地产业,在全国信托公司中排名第7位,2010年也在该行业投资38亿元。据记者了解,小摩参股百瑞信托是受让了一部分郑州市国资委所持的股份。

   作为世界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机构,摩根大通的业务涉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以及私募投资,几乎涵盖了金融投资行业的全部领域。邵子力也自豪地宣称:“我们这家银行在金融风暴的时候表现得比较突出,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因为我们拥有风险控制方面的稳健发展策略,特别是在逆势的情况下又得到了不断发展。”

   不过近期曝出的“伦敦鲸”事件让小摩引以为豪的风控能力受到了外界的质疑。一位法国交易员通过判断美国经济复苏的情况,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小摩建立了巨额的信用违约掉期头寸,结果遭到了大量对冲基金的狙击。虽然该项投资事先经过了大量的准备,但是随着围绕这一事件的信息被不断披露,小摩在这个事件中暴露出来很多问题,用摩根大通CEO戴蒙的话来说,摩根大通上上下下出现了“太多的失误、粗心草率和误判”。

   由于集团投资部门的激进策略,小摩可能面临超过2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金融危机中,摩根大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出色表现为其赢得了“华尔街之王”的美誉。而“伦敦鲸”事件却让摩根大通的金字招牌蒙羞。这无疑也为迷信外资风控能力的国内金融机构提了个醒——外资投行的风控能力确实很强,但是也并非无懈可击。

  新闻背景

  摩根大通在中国

   ●2003年10月,摩根大通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取得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

   ●2007年7月,摩根大通获中国银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法人银行。

   ●2007年9月,摩根大通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合资公司,在内地提供期货交易及结算服务。

   ●2007年10月,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原属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的上海分行与天津分行分别转制为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属分支机构,北京分行仍予以保留,专门从事外汇批发业务。

   ●2008年1月,摩根大通宣布,其与中山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期货合资公司正式开始在中国提供商品期货交易和结算服务。

   ●2011年6月28日, 由摩根大通和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合资证券公司——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

   ●2012年4月,摩根大通入股百瑞信托的方案得到了监管部门的批准,持股比例为19.99%。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