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与责任(法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9 02:3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新闻背景】
新华网5月25日消息,日前,某知名论坛的帖子称,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一所中学高一年级的已婚男教师韩某某,不顾身怀六甲的妻子,带着班上一名女学生私奔,5月14日晚被找到接回学校。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当事的政治老师和这名女学生确实走得比较近,女方家属已索赔80万元。也有老师否认了“私奔”的说法,并称韩老师是班主任,虽然年轻,但是工作很敬业,学生在思想上有问题当然会找班主任了。报道称,淮安区教育局已查实该老师与当事女生有不适当交往,目前已被解聘。
社会对“师生恋”的愤恨超越了国家和文化的界限。韩老师抛妻弃子,与学生私奔两天,铩羽而归,失业又失节。而在美国的阿肯色州,38岁的高中教师帕斯科因与18岁女生5个月的恋情被判入狱30年(但该州最高法院在今年3月推翻了原判)。
韩老师至今未对报道作点滴回应,却能令人深信。像许多流言一样,真相或许不再重要,关键是如何解读传来的消息。不妨把它看作“师生恋”的新寓言,从中学得一点爱欲与责任的知识。
解新寓言之前,不妨温习一段旧寓言。高三女生江雁容素有才情,无家庭温暖,常神伤。语文老师康南惜其才,多关照,情愫渐生,然年龄悬殊以及舆论压力,遂悬崖勒马。两人虽不再来往,但情难舍,藕断丝连。江母得知,棒打鸳鸯。官方介入,康南远走他乡。时过境迁,江婚姻失败,找康温旧情,却发现他已是脏兮兮的老人,远非梦里康南。
这是琼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的故事梗概,写于50年前,略带自传色彩。在笔者看来,琼瑶用了苏东坡“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的意境,解读了爱情的“哀且伤”。她试图告诉读者,在爱的教育中存在一个巨大的悖论:康老师在江雁容需要时给予了爱,他不仅给予爱的知识,而且给予爱的实践,这虽是爱的全部,却也是危险的。
这样的危险,《牡丹亭》中的国学老师陈最良早已认识到了。他教习杜丽娘《关雎》时,要杜丽娘收敛身心,修习后妃之德。但事与愿违,杜丽娘反而对他春心萌动。汤显祖“居心叵测”,试图宣扬这样的道理:禁锢爱的传播,让青年人逃避在现实之中,只会形成无爱的欲望,塑造无责任的伦理——只需要对现实负责,而对现实负责的最好方式就是俯首听命。
关于学校学不到真知识的论调早已有之。学校、家长关心的是如何让学生成为社会肌体的一分子,成为社会人,它提倡尊重与疏离,否认亲密与融入,要求学生像理解自然一样,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剖析社会与人。语文课依赖阅读、写作,数学课需演习繁难试题,理化课则离不开设计精巧的实验,但是对于“爱”这门最迫切需要掌握的功课,任何优秀的老师都不可以从容地倾囊相授。
50年后的新“师生恋”寓言将爱欲与危险悖论渲染到极致,一位敬业的政治教师,仍不能保证政治正确,乃至有了新“劣迹”——在追求爱欲中抛妻弃子。那么,这门功课它有什么秘密,以致如此与众不同呢?
在古希腊一次群英荟萃的私密饮宴中,苏格拉底对着诗人、政治家、戏剧家、智术师说出了自己向女巫学来的关于爱的秘密。他说,爱就是想占有所爱对象的欲望,因此爱本身就不可谓完美,它必然介于美与丑、善与恶、有知与无知、神与人之间。
这里有几点值得关注:第一,爱的知识是私相授受的;第二,爱的知识形态不同于关于事物的知识,它处理人的完善问题,所以它高于社会现实,不完美,但追求完美;第三,爱的知识通过欲望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