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构筑美好世界的合作社企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9 03:0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12月18日,第6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64/136号决议,宣布2012年为“国际合作社年”,主题为“合作社企业,筑造更美好世界”(Co-operative enterprises build a better world)。对于这一可以筑造“更美好世界”的合作社运动,今天的人们或许已经比较陌生,而“国际合作社年”提供了让它重新为人们所了解的契机。

   “弱者联合”的蒙德拉贡经验

   1844年的罗虚代尔先锋消费合作社,是国际合作社运动的先驱,确立了现代合作社的七大基本原则。而探究合作社的思想和理念,则要追溯到更早,起点应是对工厂制度的反思,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合作社(co-operative)词条下如是说:

   “为什么工厂制度使资本家代替工人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

   直到19世纪20年代罗伯特·欧文和他的学派开始提倡合作社,它才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法出现。”(《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87版,第718页)

   一言以蔽之,对“资本控制劳动”、“资本家控制劳动进程”这一资本主义铁律的反思和突破催生了合作社思想与实践,是合作社思想的本源。在欧文等人的理想实践后,出现了罗虚代尔合作社,随后合作社运动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由工业领域向农业领域、由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拓展。1895年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合作社联盟(ICA),走向合作社的全球合作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工人地位、改善经济状况、社会改良、改造小农、农业规模化等社会、经济、政治理念先后被注入到合作社运动中,丰富了合作社思想的内涵。

   在众星灿烂的合作社运动中,最耀眼的是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蒙德拉贡合作社。然而在今日蒙德拉贡的成功光环下,更值得回顾的是当年的筚路蓝缕。1941年,一个名叫唐·何塞·马丽亚的传教士,来到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一个小镇蒙德拉贡,在他的带领下,创造了合作社运动史的一个超级明星。唐·何塞的核心思想是“诸生产要素中劳动为首”,与合作社思想耦合,因而合作社成为实现其理想的最佳组织形态。

   唐·何塞没有从组建合作社开始,而是从教育和培训人才开始。1943年,在当地社区的支持下,他创办了一所技术培训学校,第一批学员有20人。1952年,第一批学员中的5人决定实践唐·何塞之“诸生产要素中劳动为首”的思想,组建乌尔格公司(以创始人名字的首字母组成),这是蒙德拉贡的奠基性企业。又过了两年,到1954年,他们方才买下一个小车间,开始生产。

   其间的两年多时间,在两位独立的法律专家的帮助下,他们制订出一部企业章程,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准则,这套准则既符合合作社思想,其深度又要远远超越法律的要求。

   这套准则的复杂和严格与其合作社的弱小规模非常不对称,显得有些“冠冕堂皇”、“不伦不类”,在仅仅5人的时候就宣称要创建“适合所有经济环境的一流企业”,然而正因如此,才使得蒙德拉贡的合作社事业经久而不衰。无可争议的是,蒙德拉贡的确不负众望地实现了这一目标。2008年蒙德拉贡合作社集团资产总额335亿欧元,年营业收入达到178亿欧元,社员以及员工92773人,下辖100多家合作社,包括培训合作社和研发中心,建有蒙德拉贡大学,并有完善的医疗、保险及社会保障体系,是巴斯克地区最大的企业,是西班牙的第七大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合作社集团之一。

   蒙德拉贡经验的意义在于,它在没有外部支持、没有政策扶持、没有补贴的条件下,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向世人证明了合作社企业在法律、经济、社会框架中的旺盛生命力,实现了作为“弱者的联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与发展。它的成功,展现了“劳动控制资本”的可能性,表明在市场经济中同样可以保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以“人的联合”构建更美好的世界,即人人更加幸福的世界。这是合作社运动的意义所在。

   开源软件运动尊重个人主体性

   诞生于20多年前的开源软件运动,在很多方面与诞生于两百多年前的合作社运动不谋而合,堪称数字世界的合作社运动。值此国际合作社年之际,国际合作社运动应做好准备接纳这一来自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成员。

   开源软件是不同于闭源软件的一种开发模式,核心特征是其源代码是开放的,鼓励合作共享,并试图建立以自由发布权为核心的权利体系。简言之,开源软件的基础是四大核心自由:使用、修改、分享、再发布。

   开源软件的产权体系的革命性意义在于,这四大自由几乎完全与现有知识产权体系针锋相对,开源产权又称为“左权”(COPYLEFT)。开源软件与闭源软件有两个本质的不同:一是技术上(开发模式)开源与否;二是产权制度安排不同。

   在闭源模式下,厂商通过版权、专利和商业机密等法律手段,形成了锁定机制,即通过各种技术、法律手段防止、限制用户修改其产品。在这种机制下,对用户而言,只能决定买不买,而不能自己动手修改或解决问题。通过闭源,形成阻遏用户修改的技术壁垒;通过产权体系,形成阻遏用户修改的法律壁垒。换句话说,个人只能依赖于“专家”或“厂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主体性。

   当然按照经济学的解释,通过“买”与“不买”的消费者选择,形成“用脚投票”的市场机制,借助“看不见的手”,会激励厂商提高产品质量。市场逻辑最终形成的是“傻瓜”用户的依赖体系,个人主体性地位的不仅不可避免,反而成为天经地义,成为“先进性”的象征。

   可从中世纪的赎罪券来理解这个问题。在中世纪,人人都有原罪,要想赎罪,唯一途径是购买教皇发出的赎罪券,除此之外,个人没任何主体性。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目的即在于再次打通人们与上帝沟通的途径,强调个人努力,恢复人的主体地位。本质上,闭源软件和开源软件的分歧与此类似。闭源模式下,用户使用软件,只能购买、升级,最能体现主体性的是出现漏洞时选择是否发送问题反馈。开源软件的自由之意,根本指向是尊重个人的创造力与主体性,从而实现人相对于技术、相对于其他人的自由。

   合作社企业是人类幸福的重要组织基础

   同合作社诞生初期一样,开源软件也面临着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需要正面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来自社会的认可压力。令人欣慰的是,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开源软件同样向人类社会展现了其在法律、经济、社会中的生命力,实现了由理想向实际的飞跃。

   法律上,2010年2月,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在Jacobsen v. Katzer的判决中,裁定违反开源协议就是侵权行为,作为“社会契约”性质的开源产权制度在现实法律体系中获致了合法性,开源运动具有了法律上的生命力。

   经济上,在软件开发者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中,微软的Windows系列的市场占有率下降较快,由2007年的73.8%下降到2010年的58.3%,而Linux则上升较快,由20%上升到了32.7%。在网络服务器方面,2010年开源服务器Apache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占56%,Windows占25%。在超级计算机领域Linux为90%,与其他开源操作系统共占有97%以上的市场份额,而Windows仅为1%。

   技术上,以最杰出的开源操作系统Linux为例,长期以来,用户选择使用Linux系统的首要原因是安全或成本因素,在2011年Linux基金会做的最新调查中,用户的首选原因是技术或性能的优越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开源软件经过20年的努力初步获致了技术先进性。

   更重要的是,开源运动已经为全人类提供了巨大的代码公地资源(Commons)。到2008年,Linux内核开发的代码已经达到 6772902行,以替代成本计算,重新开发成本至少 140 亿美元,Fedora 9的代码达 2.05 亿行,重新开发成本108亿美元,整个Linux生态系统价值为250亿美元。正是这些代码资源属于全球公地资源,是发展中国家缩小技术差距的重要支撑,也是保持自身独立性的重要保障。例如,借助Linux核心代码,古巴才能得以自主开发本国的操作系统,避开美国(微软)的制裁。

   “合作社企业筑造更美好世界”,只有实现人的主体地位,这个美好世界才是我们创造的,而不是被给予的,这才是幸福的本源。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合作社企业是人类幸福的重要组织基础。开源运动可以从合作社200多年的发展吸收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给养,而合作社运动反过来可以从开源产权观中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理念与实践,使合作社在高科技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

   我们期待着开源运动早日成为国际合作社运动的新成员。谨以此文庆祝“国际合作社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