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数据首次公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1 06:4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兰香 北京报道
5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公布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数据。
外汇局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外汇统计数据透明度,将自2012年起按季度公布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数据,按年度公布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存量数据。
数据显示,2011年末,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存量684.3亿美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存量526.6亿美元。
数据同时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6.6亿美元,流出0.4亿美元,净流入6.2亿美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流出15.5亿美元,流入为0,净流出15.5亿美元。
投资存量相当
此前,金融机构直接投资相关数据包含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直接投资项目中,并未单独列出。
“中美战略对话刚刚结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大家都很关注的内容就是金融业的开放,这个数据基本能够反映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投资和中资机构对外投资的真实情况。”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原副司长陈炳才表示。
从存量数据看,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规模较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高出大约158亿美元。
但陈炳才认为,总体而言相差不多,但在时间点上外资来华直接投资要更早一些,境内金融机构“走出去”大多是近几年才开始。
“此外在国别上可能也存在不平衡,来华直接投资的外资金融机构范围比较广,亚洲、欧洲和美国都
有不少,但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则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是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在欧洲和美国则很少。”他表示。
2007年前,中资银行曾经有16年未被获准进入美国市场,中资金融机构进军欧美之难可见一斑。
不过今年5月10日,美联储宣布一次批准三家机构的申请,包括批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投资公司和中央汇金公司通过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的股权,成为该银行控股公司;批准中行设立芝加哥分行和农行设立纽约分行的申请。
这距离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结束仅五天,而在对话成果说明中,中美双方均表示将加大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
外资银行主力军
外资银行是进军中国市场的外资金融机构主力。
自2006年12月中国金融业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以来,不少外资银行将其在中国的分行改制为法人银行,目前已有40余家外资法人银行。其中,资本金规模排名前三的外资法人银行分别是汇丰、渣打和东亚,注册资本分别是108亿元、107.27亿元和80亿元。
最近包括摩根大通、澳新银行和新加坡星展银行等多家外资行都对在华法人银行增资,且增资规模都在20亿元以上,凸显出这些机构对中国市场仍然看好。“增资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信贷规模扩张,需要满足监管层对核心资本的要求。”陈炳才表示。
不过,外资行纷纷增资的同时,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却有撤出动作。最为典型的案例当数美国纽约人寿,在中国经营合资寿险公司近十年后,于2011年初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发生股权变更的合资寿险公司至少有九家。穆迪此前在一份报告中称,由于近年来中国运营环境的竞争日趋激烈,运营成本偏高且不断上升、品牌知名度的缺乏以及取得分销管道的困难,外资保险面临的情况严峻。
一季度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还显示,与存量数据相反,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入规模是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的两倍多。
“一方面随着人民币直接投资启动,有些金融机构可能开始用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还要看这个是不是包括汇金,因为一些外资在境外抛售中资金融机构股权时,汇金可能也会接盘一部分,如果这也算在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里面,就会对这个数据有一些影响。”陈炳才表示。
他认为,这个数据并不意味着境内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一定会加快,“因为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基础是企业走出去,金融机构在外还是要围绕中资企业来开展业务,正如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客户也是外资企业一样。只有更多企业走出去,境内金融机构才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