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温情地对待民间社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08:0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

  近日,武汉暴雨,一位清洁工阿姨背学生进教学楼的照片引发强烈反响,很多人抨击学生“娇气”,他们应当自己蹚水上课。“最感动的清洁工阿姨”是“大学生之耻”。事后,清洁工阿姨回应说,“当时下大雨,很多地方有积水,我心疼学生湿了鞋子。我是主动背的,很多学生不愿意,是被劝上来的。我是长辈,我也有三个小孩,也和她们岁数差不多大,我背她们很乐意。”

  这个故事被“凄凉而愤怒”地解读,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校园都不少见,这压根就是一个“互助的行为”,是“代际之间的关爱”,是民间社会的风俗良序。

  如果社会对官僚的公权采取恒久而专一的批判性立场,这并无大碍,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一些官僚即使蒙受委屈,也会在未来催生出“自证”和荣耀。对权力的警惕、对歧视的憎恶永远是一种必需的思考维度。但是,我们非常悲哀地看到,很多人已经过度甚至过敏性地将这种状态用于民间社会的认知,弥漫着一种怪异的、极化的思维。

  他们如此苛刻而敌意地面对我们的后辈,浑然忘却上一辈对我们相似耳熟的指责和德行。同时,他们对农村阿姨的弱势和卑微做了沉痛的阶级性想象发挥:他们或者认为阿姨是唯命是从,或者认为阿姨已经要了“蹚水费”。他们忘记了民间社会一直没有绝缕、一直在努力生长的温情、同情和爱护。整天徘徊在他们嘴角的那些“大词”永远都是“社会堕落”、“社会冷漠”、“社会断裂”、“暴民”……

  我们可以对国家机器苛刻,但是我们应当对民间社会温情。因为国家构成和社会构成是完全不同的事物。社会是一种更为广阔强健的容纳,人们身在其中,形成不同形态的共同体,在具体而微的生命互动和境遇交集中,展开人性持久的水准。即使因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带来一些短期化的博弈思考,但总体而言,合作、互助、分享、传递永远是蕴藏于民间的主流价值。这种价值即使在微博(http://weibo.com)上也屡见不鲜。

  所以,我们希望提醒那些经常用素质论“构陷”社会的公共知识分子,如果你的血管里充满着冰渣子,这并不是深刻的定义。社会永远保存和创造着最令人动容的伦理和正义:当一个人被剥夺而激烈反抗,这是应当尊重的价值;当农村的阿姨为大学生低下脊梁,这是应当尊重的温情。我相信,中国民间社会终归是伟大的社会,无论它是否有浩劫般的注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