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投二号不出海 国资委近期不打算注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2 07:43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央行注资100亿美元?进行海外收购?

  沉寂许久的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新公司)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国新公司的负责人至今没有给媒体公开说法,而国资委公布的央企新闻发言人中,唯独国新公司不在列,其官方网站上最新的公告是,今年5月中国印刷集团公司被划入管理。

  但据国新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公司近期没有收到任何方面注资的通知,也没有打算出海进行收购。此外,国务院国资委系统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亦向《华夏时报》记者证实:“国资委近期没有打算向国新公司注资。”

  没有注资

  日前有媒体报道,国新公司已获得来自中国央行100亿美元的合作支持,这100亿美元来自中国的外汇储备。该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讲,今年4至5月间,国新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央行相关负责人就这一事项进行了沟通。

  本报记者就此事向国新公司求证,直到截稿时也没有得到回复。不过,据国新公司内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透露,“公司最近没有获得任何注资。”

  国新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还是2年前刚成立时的45亿元人民币。2010年底,国资委通过财政部划拨国有资本金预算45亿元给这家国资委直管的资产管理公司。尽管国资委说这只是首期注入资金,后来国新公司董事长谢企华也曾表示“资本金很可能将有所提升”,但时至今日,注资仍遥遥无期。

  “国资委近期没有打算向国新公司注资。”6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系统的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如是对本报记者说。

  央企最近一次获得注资是在今年1月,国资委通过财政部划拨国有资本金预算各20亿元给南车和北车。而在这之前的注资还要追溯到2009年,当时国资委在200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向部分中央电力企业提供了126.7亿元灾后重建资本性支出。

  上述国资委人士称,国新公司是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怎么也轮不上央行注资。如果是那样,央企在国家层面上的股东就不止一个了,其他部委也注资,又多了几个“婆婆”,那岂不乱了套?

  无独有偶,类似央行注资“中投二号”的传闻,同样也在中投公司上演过。

  今年早些时候,有媒体报道,2012年元旦前,中投公司获得了500亿美元注资的批准,资金陆续到账。2012年春节过后,500亿美元中的大部分已经拨入中投公司旗下国际投资平台——中投国际有限公司的账户。

  据该报道称,此次注资中投国际的同样是中国央行,也就是说,央行将成为中投原全资子公司中投国际的股东。

  中投董事长楼继伟对此事并未给予过多置评,只说以年报披露信息为准。但在中投的年报中,并没有看到央行的身影,这家2007年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金仍然是当年财政部以发债形式注资的2000亿美元。

  “不管对中投公司还是‘中投二号’而言,央行注资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上述国资委人士说。

  不会出海

  “难道是要拿着1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出海吗?”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国资系统人士和专家均对此发出同样的质疑。

  因为在成立之初,国资委主任王勇就给国新公司定了“调子”:国新公司定位为配合国资委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国新公司是承担这样任务的资产经营与管理公司,不是生产经营企业,更不是专门搞投资的公司。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家被称作“中投二号”的国新公司更像中投旗下的汇金公司,而非中投本身。

  中投公司本身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国有独资公司,而中投旗下的汇金公司则是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国新公司更像运营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业中投”。

  事实上,国新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均与央企重组、国资整合有关。

  国新公司成立之后,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就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可以探索通过国新公司实施剥离重组,以及对主业资产整体上市后存续企业的改革重组,发挥资产经营公司的平台功能。”

  第一单是2011年5月将华星集团划入国新公司管理,这只是个起步。去年年底,国新公司又完成了公开选聘评估机构的工作,有15家评估机构进入2012年-2013年资产评估机构备选库。这15家评估机构中,具有证券资格的有12家,具有土地评估资格的有6家,具有探矿权评估资格的有8家。

  国新公司内部的一位人士称,国新公司已经为更多的企业资产划入做好了准备。

  今年5月,国新公司收编央企的第二单又终于落地,中国印刷集团公司被划入,成为其全资子企业。此外,本报记者从上述人士处获悉,国资委今年将通过国新公司等资产整合平台,对央企酒店业进行大规模整合。

  邵宁曾表示,央企要主动做业务剥离,将非主业、非战略性业务剥离出去,即使是盈利的业务,如果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也要坚决退出,这是主动的战略撤离。可以探索通过国新公司实施剥离重组,以及对主业资产整体上市后存续企业的改革重组,发挥资产经营公司的平台功能。

  “国内还有很多事情没处理完,还需要处理,国资委怎么会放行国新公司出海?国新公司是国资委的一个可以信赖与依靠的推手,决不会越雷池一步。”上述国新公司人士说。

  国资归位

  与其做别人擅长的事情,倒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句话用在国新公司身上,就是与其出海不如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一个是整合,一个就是代持股。”上述国新公司人士对记者说。

  在还没挂牌成立的时候,国新公司便出现在了五矿股份当中。据当时五矿发展刊出的公告称,五矿股份设立于2010年12月16日,由中国五矿与国新控股、中国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其中,中国五矿持股96.5%,国新公司持股2.5%。此后,在五矿股份、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框架中,国新公司均位列其中。

  国新公司的一项职能就是作为央企整体上市平台,以货币出资作为发起人之一,推动改制集团整体上市。

  邵宁曾对媒体公开表示,推动央企整体上市是国资委目前的一项核心工作,未来央企将以主营上市为主,不再鼓励分拆优质资产的上市行为,未来十年,央企将成为“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

  而要实现“干干净净”,国资委就必须直接持股央企。谢企华也认为,国资委毕竟是国务院政府机构,直接充当出资方不合适。她说:“下一步应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探索直接持有央企上市公司股权。”

  这得到了国资委方面的认同。邵宁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国新公司也是国资委对自身改革的探索。他认为,“国新公司持有五矿等央企整体上市平台的小额股权,将帮助国资委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

  反过来,国资委直接持股试点又将促进国资委进行市场化和公司化改革。湖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毅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后国资委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承担“老板”职能的股权管理公司,另一部分则是名副其实的监督机构。

  肖毅敏更倾向于国资委设立直属公司直接持股。他说,国资委本身也要市场化,转变为几个大的财团,形成2到3个“淡马锡”,国资委体系未来的走向可能是国资委—资产管理公司(淡马锡)—央企。

  这正如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所言,“未来的架构一定是三层,即国有资产的运营会逐步委托企业作为经营实体经营国有资产,未来国资委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监管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