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刺激加码 降息或成选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2 07:45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经济不景气,政策又到了十字路口。
湛江市长“亲吻批文”的镜头被定格之际,正是市场猜测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启动之时。
5月29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吹风会,澄清并无外界所说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更没有所谓的“4万亿投资2.0版”。同一天,湖南发改委否认“4万亿投资政策”的类似说法。
事实上,最近一周,大项目集中审批、开工上马的消息从未间断,可是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资本市场仍波澜不惊。是反应滞后了,还是市场预感到了这一次的确和2008年的情况不同?
此一时彼一时。4万亿当然不会再推,但稳增长却是今年以来中央一直的提法。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把稳增长提到政策的首要位置。那么,稳增长的手段到底有哪些?政策的尺度到底有多大?适度的财政手段之后,货币政策会不会相机而动?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主要措施包括: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扩大消费需求,同时保持合理投资规模,稳定外贸出口。
而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认为,眼下,适当增加民生投资是有益的,但更重要的是从财政和信贷上支持经济结构调整,降贷减税,盘活中小企业,刺激内需。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宋国青5月31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当前,要加大稳增长政策力度,包括货币政策,如继续下调存准率,至于降息会相对谨慎。
不会再有四万亿
政策敏感时期,一有风吹草动,就备受关注。
国家发改委最近审批提速让市场联想,是不是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来了?是不是投资再次扛起了稳增长的大旗?
发改委在第一时间给出了官方答案:现在没启动新一轮刺激计划,没有所谓的4万亿2.0版。
对于发改委网站上显示的清洁能源项目集中获批,发改委相关人士解释称,5月21日批准的91个清洁生产机制项目,部分是4月批准的,且投资方为企业,属于参与国际CDM机制合作项目,和国家投资无关。
发改委人士解释称,CDM是在《京都议定书》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机制,因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就结束了,为了帮助中国的企业尽快实现转让,理事会加快了审核,现在一个月开两次会,审核的项目也就多了。“现在要搞信息公开,所以就一下子挂出来。”
有报道称,从发改委内部获悉,发改委审批项目都按照审批程序进行。按照往年惯例,中央预算内投资一般会在上半年集中审批下达,大约7月底下达完毕。也就是说目前也是下达中央投资的相对集中期。
“项目不是突然出现的。”发改委一位相关负责人称,根本不涉及政府投资,这其中,以首钢、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等一批重大钢铁建设项目的获批最为瞩目。
“一个项目能不能获批,要看项目是否被列入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或产业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上述人士解释称。
这些项目往往事关所在省份乃至国家经济建设全局,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表示:“有的政策是马上能够实施,还有一些政策可能会储备,目的就是要稳定经济增长。”
稳增长的手段
事实上,稳增长的措施已经开始。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进“十二五”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
第二天,因“等待34年之久”的钢铁项目获批,广东湛江市市长拿着批文深情一吻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这只是发改委近期审批的一系列重大项目中的一个。几乎同一时间,与湛江相距不远的广西防城港钢铁项目,及河北迁安的首钢迁钢项目,亦获发改委核准。
据悉,发改委近日除核准三大钢铁项目外,还审批了不少西部机场和公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发改委上述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他们正按国务院的要求,认真梳理铁路、公路、水路续建项目,并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防止出现在建项目出现“半拉子”工程。
5月份,发改委又集中核准了一批水电站项目,包括四川金沙江的两个水电站、大渡河的三个水电站,云南观音岩水电站等。
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专家分析认为,核电重启在望。
“在短期内,投资对经济的效果最为明显,但长远效益还不好说。”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分析称,不管是国务院确定的大型投资工程,还是发改委审批的项目都是定向投资,这将助力经济稳增长。
不仅仅是投资
事实上,本报记者采访发现,相比吸引眼球的大型投资项目获批,政策在消费、外贸等拉动经济的另外两驾马车上做的工作并不少。
在上述内部报告会上,发改委规划司副巡视员周南则直陈。当前,“转变结构正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关键,但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外需短期内不会恢复,因此亟待转向内需。”
早在3月底,在由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的一次华东七省市外贸形势座谈会上,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就签下了“军令状”,承诺今年将力保外贸增速10%。
与此相关,资金配套政策也在全力配合。
财政部5月24日划拨了对保障房建设的补贴660亿元。发改委财金司透露,今年企业债发行规模计划超过5000亿元。
有消息称,财政部明确将投入1700亿元推进节能减排,将稳增长和调结构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与财政部同步,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国资委等六部委相继出台政策,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按照国务院的安排,6月5日前,各个部委制定的相关吸引民间投资的细则也将陆续出台。
从现有政策看,国家将减税、扩内需、向民资开放更多行业领域等带有转型意味的措施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指出,政策更加重视战略新兴产业,注重中西部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预测部主任牛犁则表示:“目前,包括企业营改增以及财政部推出的新一轮家电下乡政策,200亿元投向节能家电补贴,也在从消费层面拉动经济增长。”
降息或成选项
宏观调控还有一张牌。
今年以来已经两次降低存准率,结果是企业和市场双双不买账:股市按兵不动,企业的贷款意愿还是不强。
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新增6818亿元,较3月减少3294亿元,而存款净减少4656亿元,同比少增8080亿元,存贷款双双降。
5月的情况则更加让人担心。有媒体报道,5月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整体接近零,而存款则继续流失2000亿左右,至5月28日有不包括农行的国有三大行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投放仅860亿元。
记者了解到,进入5月份,各部委相继接到通知要求对经济放缓提出建议,并要求各部委将防止经济放缓过快的建议和意见报到发改委,由发改委统一向国务院上报。据悉,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建议加大财政、货币等手段刺激经济增长;而财政部、央行等金融财政部门则建议注意风险的防范和通胀。
矛盾背后一个问题待解,货币政策会不会再度宽松?
宋国青的回答偏谨慎:“货币政策偏紧,未来还可适当放松,但不是说一下子就放得很松。”
宋国青分析称,今年以来,市场的资金一直偏紧,然而央行并未即刻下调存准率,而是在4月份经济金融数据出来以后宣布下调存准率。这说明央行在放松货币方面尺度是非常紧的。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预测:6月降息。而他此前预测降息的时间点还在7月,导致他更改判断的是PMI的快速回落。他说:“现在还需要等6月份数据,一旦数据回落较快,降息时间点或提前至6月份。”
5月28日,中金公司发布利率策略月报也预计,央行今年第一次降息可能采取非对称降息的形式,最早在6月份出现,但存款利率的下调将不可避免,并且有望在下半年CPI同比稳定在3%以下后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