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业内曝光北京五月楼市日光盘仅是营销概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4 02:09 来源: 北京晨报

  5月楼市,几出大戏,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

  6月1日,郭佳听着电话那头中介幸福地抱怨,“这个月太忙了,刚成交了两套。”刚刚过去的一个月,计划出手换房的郭佳有点心惊肉跳。不断有“捷报”传来,北京楼市成交量的数据不断创新高,许久未见的“日光盘”重新上场,房屋交易大厅开始人头攒动,部分楼盘甚至出现涨价冲动……统计显示,全国54个典型城市5月商品住宅签约套数环比上涨22.5%,达到了限购后的峰值。

  令人困惑的还有,各种版本的地方微调政策密集现身。已有5个城市的微调政策被叫停,但传言还在不断涌出,仅上周,就有“湖南降首付”和“石家庄拟放开限购标准”爆出,前者已被否认,尺度更大的后者仍在等待证实。

  听多了此起彼伏的“回暖论”、“十月见底论”……在得知看中的房子被房主惜售后,郭佳寻思着:各种数据,各种传闻,各种争议,各种躁动啊……这个“舌尖上的红五月”,要将楼市引向何方?

  第一出戏:又见日光盘

  鲁能·7号院“日光”了,华润·公元九里“日光”了,金域华府近乎“日光”了……面对许久未见的热销,开发商们雀跃之。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北京 5月 日光盘”,跳入眼帘的热销楼盘分布在大兴、昌平、海淀、朝阳等多个区域。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剔除保障房,5月份北京纯新建商品房住宅签8500余套,成交量同比、环比分别增加四成、三成。

  某知名房地产代理公司销售总监对楼市出现的热销结果并不意外:“除了以价换量、统一制定价格策略,开发商们都加快了项目的建设周期,集中精力保回款。”

  楼市回暖的迹象,并非“一枝独秀”。中原市场研究部最新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典型的54个城市5月商品房住宅签约套数均创造年内新高,总成交量达到了227815套,成为限购后的最高值。

  ■画外音

  “日光”只是营销概念

  从事房产营销的一位资深人士揭秘,任何项目都不存在真的“日光”。“‘日光’只是开发商的营销概念,真正卖了多少还是要看住建部网站公布出来的已签约套数为准。”

  记者注意到,截至昨日,上周被爆出接近“日光盘”的金域华府,2012年5月26日派发的京房售证字(2012)91号预售许可证,所涵盖房源显示均为可售房源;该项目上一期(2011年6月19日)拿到预售许可证中的房源也没有“售罄”,至今还显示7号楼有一套房源可售。

  第二出戏:松动PK微调

  上周,“政策微调”荣登了人们热点话题关注度的榜首。从“湖南降首付”传言,重庆上调公积金贷款限额,到“石家庄拟放松限购政策”的报道,楼市“政策微调”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一致的新闻热点。

  截止到5月底,近40个城市出台了不同角度的楼市微调政策,内容涉及限购变化、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此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首次对房地产调控做出了“松动”的预期。不过,多位专家对其释放限购放宽信号均持否定态度。不少业内专家对限购松动预言的反驳提出有利的佐证,佛山、芜湖、上海等5个城市出台的微调政策,最后被分析公认为因触及政策“红线”而叫停。

  ■画外音

  限购放宽是假信号

  扬州和辽宁营口“微调”的顺利“过关”给予市场无限遐想,是否意味着国家对楼市的调控已经放松呢?

  业内把上周五传出的“石家庄拟放松限购政策”看成是限购政策以来尺度最大的“调整”。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陈雪认为,这开创了几个先例:“首个明确放开限购;首个明确大力支持开发商加速回流资金。”如若通过,消费者恐将从观望向抓紧入市扭转。但伟业我爱我家副总胡景晖则认为,这是首次对刚需范畴内的改善型需求“松绑”,并非限购放宽信号。

  第三出戏:争议声声紧

  亚豪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判断:北京楼市已经全面回暖。除了成交量的大幅提升,此前较为火热的几个区域通州、大兴、房山等主力价格区间均已回落至1.5万元以下,该机构认为这一价格为大多数获益于政策微调的首置刚需所接受,供需双方的博弈已基本进入平衡期。

  然而,这轮回暖是否会“昙花一现”?胡景晖认为,首次置业的刚性购房需求的回暖是拉动目前楼市成交量回暖的主要动力,但随着这部分需求逐步释放,如果改善类购房需求不能被有效激活的话,楼市在下半年很有可能再度陷入谷底。相比专家的分析,有一网友总结当下楼市的状态是:“政策见底,成交离底,价格筑底,开工探底”,这一观点被经济学家董藩高度认同。

  ■画外音

  升级置业也是刚需吧

  有心换房的胡敏深切感受到楼市近几年来的变化。“记得2009年初房价反弹的可怕,我2008年11月买的房不到半年就翻了一倍。那时房子确实涨得让人心慌。”

  如今楼市又迎来了一次回暖,胡敏却再没有心慌的感觉,因为即使买房也是为了升级置业。“这三年,生活上的最大变化就是生了娃,老人也搬过来一起住。一下从两人世界变为一家老小,想换个大点的房子,我也应该算是刚需吧。”但再买一套总归要卖了现有这套才够钱,“心里不急就再等等吧。”胡敏说。

  晨报记者 王丽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